中美貿易戰終於在日內瓦談判後,得到九十天的休戰期。美股期貨回漲到四月二日前的水位,且稍有上升。美國貿易商趁這個時機趕緊叫中國大陸出貨,即使九十天的時間短暫,但至少先把年底耶誕節準備銷售的商品給補起來。而中國則趁機把堆積在倉庫的貨出了。因為沒有人知道,九十天之後,川普會如何叫板,去設定下一次談判的起點。
從宏觀的世界經濟體系來觀察,此次關稅大戰並未給美國帶來太大改變。因為現有的結構,全都是美國跨國公司所建構起來的。美國在二戰後經濟起飛,物產過剩,而勞動力成本上升,於是開始將低階而需要大量勞工的產品外移到日本東亞各國生產。
此中以新發展出來的電子產品為最典型。包括:電視機、冰箱、音響、電子鐘錶、電扇等等。這些美國家電被東亞國家當做先進產品而引進生產。美國則利用台灣便宜的勞動力,尤其是國中剛畢業的女學生,視力良好,手工精巧,適於焊接各種電器小接頭,因而成了最優秀、最便宜的女工。而女工到了二十來歲,達到適婚年齡,介紹對象去結婚。而依照當時台灣習俗,一旦結婚就離職成為家庭主婦。工廠連離職金都不必支付。
經濟學家劉進慶曾在書中讚美台灣女工用她的青春,建構了台灣經濟奇蹟。當然不僅是台灣,從日本開始到亞洲四小龍,每一個國家都是如此發展起來的。不僅如此,由於亞洲國家不曾注意到工業汙染對環境的破壞,以致於生態環境遭受浩劫。青山綠水俱成禿山濁水溪,而民間健康也受損嚴重。
台灣最先引進電視機生產的美國RCA公司,將重金屬廢水排入地下,汙染地下水源,而工廠所供應給員工的水源正是取自地下水,這造成員工身體遭受巨大損傷。許多女工懷孕流產,許多人還很年輕就罹患癌症。
亞洲四小龍發展起來之後,勞動力與環境成本升高,美國跨國公司曾有意到馬來西亞、印尼等「四小虎」投資。然此時正逢中國大陸改革開放,於是一個新興的數億勞動力與巨大的市場,吸引了美國投資者。中國正是在美國的跨國資本流入後,發展起來的。
今天中國這一條大龍是美國造成的。它的產業結構與美國互為依存,也是美國打造的。如果有任何出乎美國意料之外的,就只是中國體量太大,學習能力太強,對跨國公司的技術與知識能力,盡全力吸收,終於轉型到變成美國的競爭者,這才讓美國有意壓制。先是從高科技與知識產權的各種限制著手,再來便是以關稅為手段對戰。
這一次的大戰無以為繼,固然與美國打造此一供應鏈結構太久,一時無法脫鉤有關,但長此以往,兩國間勢必要達成某種互相可以適應的「新平衡」。也就是雙方都承認互相需要,互利雙贏,若再打下去只有雙輸。
就世界經濟體系來說,中國挺直脊梁絕對「不跪」的原則,也給出了示範。日本、南韓相繼表示出談判的新態度。這對世界未始不是一件好事。由單一霸權說了算的情況必須改變,否則世界將永無寧日。川普打響的關稅戰恰恰是在提醒每個國家,這個世界需要「新平衡」,否則戰火隨時可能燒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