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經貿官員在瑞士會談之後發表聯合聲明,大幅降低雙邊關稅稅率,總算暫時緩解當前中美準貿易脫鉤現象,爭取在九十天內商訂出雙方都能接受的貿易協議。
自四月初川普總統宣布徵收對等關稅以來,中國大陸是唯一敢於叫板美國、發動反制報復的國家,而且在沒有讓步情況下開啟談判,對於中國來說,會談結果是成功的,且在內外宣傳工作上亦頗有斬獲。
在對內宣傳上,成功塑造「美國是紙老虎」形象。大陸外交部官員曾兩度貼文轉發毛澤東語錄:「美國是隻紙老虎,一戳就穿了;他們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勝利。」接著大陸外交部發布「不跪」影片,亦援引毛澤東的「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突顯中方不願打不怕打、不跪不退的強硬立場,終於迫使美方軟化收手。
在對外宣傳方面,中國大陸讓中美關稅戰回到原點,展現出抗衡美國的實力和意志,同時不斷強調: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霸凌霸道只會孤立自身。眼見中國硬槓美國,一些國家如歐盟、日本更有底氣地表達不會照單全收美方開價。
中美瑞士破冰會談,取得了實質性進展,若想進而解決雙方核心議題上的分歧,卻非一蹴可幾。例如美國以小院高牆方式嚴格限制中國獲得高端光刻機、先進晶片等,藉以封殺中國高科技產業、人工智慧等領域發展進程。對此中國大加撻伐,指摘美國針對中國的小院高牆、脫鉤斷鏈,既損人也不利己;只不過囿於形格勢禁,技不如人,加上手裡籌碼有限,無法如同在中美關稅大戰中強力反制,當下除了把限制稀土、關鍵礦產出口當做卡脖子工具,再來就是加大支持研發力度,盡早扶植出自主高科技產業鏈。
習近平去年底會見拜登總統時曾提問:中美是對手還是夥伴?如果兩國做夥伴,求同存異,中美關係就能夠取得長足發展;如果把對方當對手,惡性競爭,就會遭遇波折甚至倒退。
當前美國政壇主流意見大多認定中國是競爭對手,視為合作夥伴的屈指可數。美國國務卿魯比歐稍早接受美媒訪問時,直指中國是美國有史以來面對的最危險且勢均力敵的對手。而川普則不時強調與習近平關係很好,意圖把個人私交套用在兩國互動上。看來視中國為對手,早已是美國朝野共識。
其實北京大可不必糾結於中美定位是對手或夥伴,看看川普加徵對等關稅並不區分是敵是友,僅看重是否符合美國利益,面對友邦毫不心慈手軟,以致做為美國的夥伴盟友,同樣難逃高關稅的沉重壓力。
日前川普受訪暢談中美會談富有成效、透露將與習近平通話之際,不經意脫口而出:「他們同意全面開放中國……這對於統一與和平也是很好的事。」其中「統一與和平」立即引起各方關注,美台官員趕緊出面緩頰,指川普沒有提及台灣、明顯是談中美貿易關係脈絡、美國對台灣政策不變云云。
川普此番驚人之語,是其個人隨興發言、還是有意為之?目前並不明朗,但是這段意外插曲,不禁讓人憂心警惕中美大交易過程中的台灣角色,難不成真的淪為談判的籌碼、餐桌上的菜單!對此除了闢謠滅火,台灣根本無力扭轉改變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