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範長存】 拒收美奴的魏蘭根

文/毛蔚領 |2025.05.09
40觀看次
字級

文/毛蔚領

魏蘭根,籍貫巨鹿郡下曲陽(河北晉州市),身長八尺、儀表出眾,機敏過人且博覽群書,愛讀《左傳》、《周易》,做官有政聲。

他的母親去世後,葬於常山郡境(河北石家莊市附近)。當地建有東漢末年軍閥董卓祠,周圍植種柏樹,魏蘭根以董卓是凶逆無道之人,不應保留此祠,便把柏樹砍光,作為母親棺外的套棺。有人勸他如此恐不吉利,魏蘭根毫無疑懼照行。父喪時,更在墓旁築廬居住,擔土堆墳,哀毀逾恆,幾乎喪命。

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五二三),尚書令李崇被任命為大都督,出兵討伐柔然。魏蘭根以幕僚身分勸說李崇:「邊境各鎮剛設置時,地廣人稀,當初征派去守衛的不乏中原豪門子弟或宗親心腹。累世下來,這些邊鎮兵戶地位下降,留在朝廷者反而個個榮顯,彼此攀比之下,易生憤懣之心。現宜改鎮立州,分置郡縣,原服兵役的就豁免為平民,欲做官的就按照規定的銓敘資格。如此文武兼用,恩威並施,國家就無北顧之憂了。」

李崇以此奏報朝廷,豈料竟被擱置,軍隊遂返還。

孝明帝孝昌初年(五二五),魏蘭根轉任歧州(陝西)刺使,跟隨指揮軍事的特使蕭寶夤(曾任南朝齊國鄱陽王,兄為東昏侯蕭寶卷)攻破宛川(河南),俘虜當地人民作為奴婢使喚。

蕭寶夤以美女十人獎賞魏蘭根,他卻拒絕,說:「宛川位盜匪肆虐之處,而皇恩又未施及,百姓無所適從,自然誤入造反叛亂一途。今日理當讓飢寒的百姓人人有衣穿、有飯吃才行,怎麼反將他們視作奴僕對待呢?」於是,將她們全數遣送回父兄家。

此等義行,立時在民間傳為美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