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峰源
由於玉山國家公園含有豐富的動植物及地形景觀資源,早在公園設立之前,即面臨究竟是以開發國土展開建設掛帥,還是以保育環境永續發展為重的難題,雙方意見形成拉鋸戰。政府為了解決爭議,決定委託相關單位辦理台灣首次環境評估工作。
當年,爭議源起於行政院為繁榮東部地方、均衡區域發展,擬定建設計畫,決定開闢新中橫公路,包括水里—玉山、嘉義—玉山、玉山—玉里等公路路線,這三條路線會合於塔塔加,形狀猶如ㄚ字形。其中,水里—玉山、嘉義—玉山兩條路線,部分路段是在舊有道路基礎上再強化,部分是新開闢的道路,最後完工通車,分別編入台18線與台21線,成為聞名的高山公路。
至於玉山—玉里段的興建,因嚴重衝擊水土保持、原野景觀、原生動植物生長環境,使得環境保育與交通建設的爭議持續發酵。政府為弭平爭議,同意先闢建部分路段,同時辦理首次環境評估作業。評估報告出爐後,引起環保專家及學者高度關切,加上國人環保意識抬頭,政府衡酌後決定暫緩公路建設。儘管當時已修築部分路段,加上東部民眾不斷陳情續建,但政府評估山林開發後將破壞原始環境生態,決定不再興建,也為台灣留下一座孕育動植物生態的樂土。
玉山國家公園氣象萬千,成立迄今已屆四十年,不僅提供保護自然生態的環境,更因為園區範圍廣大,動植物生態豐富,也成為民眾遊憩休閒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