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範長存】一錢太守

文/毛蔚領 |2025.04.09
126觀看次
字級

文/毛蔚領

東漢劉寵,字祖榮,東萊郡牟平縣(今山東煙台)人,祖先與皇室有淵源。隨父儒學大師劉丕學習,因精通經學被薦舉為孝廉,授東平陵縣令,行仁惠之政。由於母親生病,棄官回家。

桓帝時,劉寵升遷擔任會稽郡(今紹興東南)太守。該郡偏僻,民風純樸,卻迭遭官吏欺壓剝削,有的百姓一輩子沒進過市井。劉寵除去煩苛政令,禁止部屬不法行為,重視農業生產並修建水利工程,增加百姓福祉。

後來,朝廷召他回京出任總管工程建設的官員,將行前,山陰縣有五、六位老叟,各攜百錢遠從山谷前來贈予他。老人們流著淚對劉寵說:「從前郡守屢屢擾民,就連夜晚也不放過,民不得安。可自從您上任以來,狗不再整夜吠叫,官吏也不抓捕百姓了。年老時有幸遇到聖明的長官,現在您要離開我們了,特來奉送一些心意。」

劉寵說:「我的政績不及父老們說的,反而是辛苦你們了。」老人們捧著錢執意要他收下,劉寵不得已只好各收一錢。然而行至西小江時,劉寵就把錢投到了江裡,以示不取百姓一錢的清風高節。

傳說,投錢地段的江水因此變得更加清澈。為紀念這位為民謀福的太守,百姓遂易此區名為「錢清鎮」(今浙江紹興柯橋區街道),並建「一錢太守廟」;又在臨江處建一亭,取名「清水亭」,亦稱「一錢亭」。

某次劉寵自京師外出,想在一亭舍中休息,亭吏阻止,說:「我們整頓掃除,是為了迎接劉公,你不能進去。」他也不表明身分,就沉默離去。

為官清約無積財的劉寵,累官至卿相要職,曾言:「為官之道,捨一分則民多一分賜,取一文則官少值一文錢。」靈帝二年(一六九)老病卒於家,葬莒島(今煙台牟平)。

清朝乾隆皇帝南巡經過錢清鎮,得悉劉寵事蹟,敬佩他的廉潔剛直,題筆寫下七絕詩:「循吏當年齊國劉,大錢留一話千秋。而今若問親民者,定道一錢不敢留。」

二○○九年,當地政府特建「一錢太守館」,以茲紀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