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CH
文/林念慈
每顆洋蔥都是一首詩,層層隱喻,包覆著精美詩心,令讀者淚流。而我顯然不解風情,切洋蔥時從來不哭,追劇、看電影亦然;不流淚者做菜方便,做人較難,可千萬別強調自己有層次,沒人想剝開,只覺得閣下口氣太大。
洋蔥雖具繁複的內心宇宙,卻絕非文弱少女,幾百萬年前便在蒙古、土庫曼的乾冷大草原萌芽,接著遠傳巴勒斯坦、中國、印度、地中海、歐洲等地。
球型麟莖讓它得以自保、儲存養分,並能在各種氣候下生活,如保存得宜,就算長征數月也不會腐壞。或許也因為硬漢體質,洋蔥到各國都能以正向形象示人,象徵智慧、永恆或力量;比如希臘家庭會在新年儀式後,在門上懸掛洋蔥,代表重生,還會拿洋蔥敲敲孩子的頭,提醒他們又是新的一年。
這廝的威力,果然夠嗆!
堅強往往由歷練而來,洋蔥也是如此。它原生於苦寒之地,所以學會了俄羅斯套娃那招,將自己層層包裹,凡事深思而後行;周遊列國,是幸運也是不幸,大多人想安居樂業,偏偏命運推著它往前走,也只能逆風前進。豐富的閱歷讓它成為了好演員,剖開就是戲,婦女讀它如讀自身的年輪,於是哭得梨花帶雨,只好戴起安全帽來掩飾,像極了困在廚房裡的囚徒,而我喜歡它作生菜的微嗆與鮮脆,更愛炒熟後所釋放的焦糖感;我不哭,並非無情或勇敢,只因我是另外一顆緊閉的心,見它如己,是太過孰悉的套路,自然無法惹哭我。
我雖不共情,但懷抱敬意。洋蔥不遠千里到恆春落戶,不為春暖,而是思鄉,此地早晚溫差大,光照強烈,乾燥氣候……像它當年費盡心思離開的地方。
恆春半島的地質屬珊瑚礁風化層,其中豐富的有機質最適宜洋蔥生長,加上毫不留情的落山風,更是相見恨晚;風一再挑釁,使洋蔥的莖、葉倒伏,但它早就學會沉潛與累積實力,來年重新發芽,更見肥碩,滋味愈濃。方知此風是扮成黑臉的貴人,洋蔥心裡有點甜,但不急著說破,凡事總要一層一層地揭曉,更像個禮物。
某校中文口試題目:「洋蔥和苦瓜,哪一個更像人生?」前者堅毅,適應力絕佳,屬生活態度;後者內斂,不將己苦傳人,乃是內心修養。酸甜苦辣鹹,每一味皆豐富人生之必需,又何須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