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斯土】本土風情教堂──雲林莿桐樹仔腳天主堂 文/潘憲榮 |2025.03.21 語音朗讀 47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懷舊古甕盛裝聖水。圖/潘憲榮八角形天主堂宛如一座古廟。圖/潘憲榮祭台同樣融入東方風格。圖/潘憲榮 文/潘憲榮 建築是一種生活美學,也是一種心靈與空間的對話,只要用心,就能營造出美景。莿桐樹仔腳天主堂,是雲林縣內第一座天主教堂,創立於一八九○年,至今已有一百三十五年的歷史。值得一提的是,此座教堂於二○一七年被設立為「大聖若瑟朝聖地」,且由於建築外觀散發濃濃本土風味,吸引了絡繹不絕的朝聖人潮。莿桐早期為重要商旅往來的聚落,開發甚早,清代《彰化縣志‧津渡》即有相關記載。當年因樹仔腳設有渡口,自然形成海陸往來的重要通衢,帶來繁榮景象;清朝中葉之後,相繼有熱心的傳教士進入佈道,無私無我的精神,也留下耐人尋味的足跡。遠遠望去,莿桐樹仔腳天主堂的中式廟宇牌樓和八角形建築相對應,宛如是一座傳統古廟,讓人備感親切。特殊建築造型搭配綠色屋頂,與一般西式建築風格的教堂截然不同,尤其在靜謐的農村,彷彿是一座心靈燈塔,帶來平安與喜樂。堂區大門入口的牌坊標示「大聖若瑟朝聖地」,以「聖若瑟」為名的朝聖地,極為少見。當年,前副總統陳建仁曾親臨致詞,表示:「大聖若瑟作為耶穌基督的義父、聖母瑪利亞的淨配,一直以謙卑、毅力、勤勞的態度照顧家庭,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的確,聖若瑟懷抱慈愛、刻苦的襟懷,默默為家庭奉獻心力,陪伴耶穌成長,淡泊一生的行誼,令人欽佩。父親在傳統的角色中,扮演的是家庭的支柱,不計辛勞、默默付出,也因堅強的人設,常常被疏忽;而聖若瑟朝聖地,即是傳達對父親這個角色的關懷與肯定。教堂大門有一大片彩繪玻璃,呈現耶穌聖家的溫馨樣貌。走進內部,挑高的八角形天花板,以木頭架構成蒼穹的寬闊感。祭台前布置十字架和聖體龕,兩側各有聖母瑪利亞與聖若瑟的塑像,散發出祥和溫馨的氛圍;祭台旁,還放置了一罈以懷舊古甕儲存的聖水,供教友取用。四周牆上掛有耶穌受難木雕,精巧的工法,讓人更能體會耶穌當年受苦受難的景象。更特別的是,教堂二樓設有神主牌,牌位上方書寫「孝思堂」,兩旁則是「安息主懷、永福常生」,牌位前方放置一具香爐與一對長明燈,宛若傳統神明廳的擺設。慎終追遠、克盡孝道,是我國固有的傳統美德,在這裡,可以點燃一柱馨香,祈祝先人榮歸天家、永享安樂,融入在地文化的宗教禮儀,更能獲得認同。在時代的動盪變化中,宗教發揮了淨化心靈、撫慰生靈的力量。莿桐樹仔腳天主堂連結在地文化,踐履耶穌博愛精神,也為純樸農村注入源源不絕的生命力。 前一篇文章 【文化遺產】龐貝古城前世今生 下一篇文章 【古典時節】春分:春遊祭祖好時節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台灣永續行動獎 人間福報獲金、銅獎2025.09.1203火星生命跡象 最有力證據現蹤2025.09.1204氧2025.09.1205歡慶文化日 南天寺共建和諧社區2025.09.1206便利店變咖啡教室 失智嬤樂學展笑顏2025.09.1207旗山禪淨中心攜手鄰里 打造幸福旗山2025.09.1208預防血糖失控有訣竅 多運動做好壓力管理2025.09.1209笑氣 讓人笑不出來2025.09.1210【寰宇采風】巴黎書攤:從非法流販走向世界遺產2025.09.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文化印象】北京城老舍故居【書寫之間──任漢平、蔡振祿、陳彩雲書畫創作聯展】傳統與現代 交融之美【美哉斯土】畢律斯鐘樓傳大愛【藏在剪紙中的故事】揚州鑑真圖書館‧美術館【書藝心語】相遇【遊藝筆記】蘇東坡的定惠院海棠 作者其他文章【生活快門】小鳥陪你洗手【美哉斯土】畢律斯鐘樓傳大愛【民俗資產】盧經堂古厝典藏舊時光【視覺DJ】鐵園迷城風采再現【島嶼拼圖】馬崗漁村領略海女文化【美哉斯土】板橋朝聖地 輝映人間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