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味】 悶豆芽

文/劉洪貞 |2025.03.17
142觀看次
字級

文/劉洪貞

看著三、四歲的小文兄妹,發現自己悶的豆芽發出新芽時,手足舞蹈的表情,讓我想起有趣的往事。

我生長在鄉下,從小經常看到長輩們,在家裡有喜事的前幾天,一定會拿出木製的大飯桶(跟現在賣飯糰的飯桶一樣),在底層鋪一些細竹葉,然後鋪上一層綠豆,再鋪上竹葉,依序大約鋪上六層後,在最上面蓋上蓋子,並壓上一塊石頭,接著每天早中晚,不斷的往桶裡澆水。

大約三天後,會發現桶裡的蓋子往上撐高了,再過兩天,把蓋子打開,就是一大桶綠豆芽,可以辦桌請客,讓大家大快朵頤。在經濟拮据的年代,鄉下人家就用這種方式,節省開支。

有一年,一直住鄉下的媽媽來我家時,發現台北的物價真是太高了,一小把青菜就要三、四十元,實在買不下手。於是,她用空的牛奶罐,釘上一些小洞,把蒸饅頭的紗布當竹葉來悶豆芽。這樣不僅省下很多菜錢,還讓我吃到自己悶的豆芽,口感就是不一樣。因它比外面賣的粗短,還留有兩片豆瓣,吃起來有嚼勁、更是溢滿香氣。

悶豆芽很簡單,又可依家人需求,來決定多寡,而且只需三、四天的時間就可完成,重要的是它不管素炒、涼拌或當配料,都是絕佳的好食材。因此,從那次以後,身為煮婦的我,偶爾想念媽媽,或颱風季節菜少價高時,我就會悶豆芽,讓家人換個口味,帶來不一樣的享受。有時量多還可分享鄰居,讓大家一起體驗,自己悶的庶民美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