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你與我】 反挫敗秘笈

文/高愛倫 |2025.03.17
1727觀看次
字級
臨床心理師洪培芸(右)。圖/高愛倫

文/高愛倫

臨床心理師洪培芸在醫院工作四年後,結束婚姻,她當時幾乎是以寫日記的方式完成厚厚的紀錄與感悟,不久,書市就出現暢銷書《為什麼關係融洽,另一半仍出軌》;然後,她在短短幾年,持續以專業理念在暢銷之路宣告「療癒內疚」、「微笑憂鬱」、「人際剝削」、「心理防衛」,這些書更在近日同時授權俄羅斯、韓國、中國出版。

洪培芸說:「在這之前,我不知道自己會寫作,當然也沒有想到我會寫書,但是現在我最喜歡的身分是作家。」因為「寫作是天命,在大家都可能經歷的遭遇中,我們懂得把發生的事情,如何縷成一篇文章,讓不擅表達與解答的人,接收與他共情的理解文字,從而改變與改善他正需要的撫慰能量。」

在診所接受預約個案的前幾年,洪培芸覺得心理師的知識經濟效益跟計程車按表收費的形式很像,唯有馬不停蹄才能提高收益;但是高乘載的疲憊,讓她逐漸覺得有違攻讀社會學的精神,於是她放慢腳步,縮減工時,要求自己以最佳狀態面對每一個當事人。

來求診的個案,多高學歷高資歷也高自覺,洪培芸在傾聽過程裡,並不蓄意居於主導地位。她聽得出每個案主都對自己的矛盾迷惘充滿主觀見地,有時她是推手,適時鼓勵案主朝對的方向前行;有時她是舵手,調整座標幫助案主穿透海市蜃樓。

寫書之後,洪培芸的影響對象擴散成千上萬,她開始追認自己已經受到使命召喚。「時間成本與知識成本,把諮商費用墊得很高,諮商師如果無限度接診,很難顧及品質,也欠缺足夠時間來修復個人情緒波動。」這樣的經驗感知,讓洪培芸把寫作放在一切奉獻之上。

樂觀的洪培芸也有過低潮,親情愛情友情,何嘗對她客氣過,她滅頂,又重生;因懂得跟自己交談,她慶幸自己才三十多歲,已走完一輪完整的人生,以後,任何不重複的挑戰,才是她的定睛焦點。

熱衷學習絕少社交的洪培芸,每天晚上,不過十點就寢,凌晨四點起床。晨間清醒的最大意義是:「可以專注讀書,而非隨手翻書。」隨後,就是咖啡、瑜伽、查資料、寫作。

不管從哪個角度解釋,洪培芸都可以歸類出一套反挫敗秘笈,她認為人生難易,不外乎態度取捨。

一、和解不是留在臨終告解:盡量縮短誤解過程,及早取得誠摯諒解。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基礎,這樣的人生沒有糾結內耗。

二、不欠任何人一個道歉:跟人說對不起或接受別人說對不起,都是很難也很容易的事。面對僵持不下的固執,可以運用循循善誘的暗示改變關係。

三、面對問題不妄下結論:浮在表層的,不一定就是唯一答案;看深一點看廣一點,也許就看得出事情的難處與難度。

四、永遠用最好的角度看待一切的發生:洪培芸不惜如此解釋:「如果不是失婚,也許不會出現寫書的能力。」、「因為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才能寫出傷心的關鍵是被愛摒棄。」負面的事,可以成就正面的價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