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保人士】黃亞慧 保護生態 與蝶共舞

文/記者于濤 |2025.02.23
401觀看次
字級
圖/黃亞慧提供
黃亞慧和隊友在野外遇到的野生動物遺骸。圖/黃亞慧提供
黃亞慧在山區拍攝生態景觀。圖/黃亞慧提供

文/記者于濤

黃亞慧是新疆民間生態環保公益組織的一員,十多年來堅守野生動物保護一線,尤其擅長觀測蝴蝶。她和隊友每年有約8個月時間遊走在天山南北的山間野外,與風霜雨雪為伴,追逐保護野生動物,記錄保護生物多樣性。



自小痴迷大自然,黃亞慧二十二歲時便開始戶外探險。二○一一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她作為志願者跟隨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馬鳴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在野外從事了一段時間鳥類觀測和保護工作。

短短幾個月經歷,為黃亞慧此後的人生指明了方向。「看著那隻瘦弱的金雕在我們的守護下長大,張開翅膀飛向天空。從那一刻起,我立志守護家鄉的生態環境。」黃亞慧說。

也正是那一年,黃亞慧和志同道合的人們走到一起,共同成立了烏魯木齊沙區荒野公學自然保護科普中心。她成了一名全職的民間生態環保人士。

每年三月到十一月是黃亞慧和隊友的野外工作時間。一、兩輛車,三、四個人,一堆物資,十多年來,他們的腳步遍布天山南北,以及崑崙山、阿爾金山、帕米爾高原等野生動物富集區。

照相機、望遠鏡、攝影機,背著這些「電子閨蜜」黃亞慧翻山越嶺,追逐雪豹、豺、棕熊、蝴蝶等的身影,記錄牠們的身姿體態、生活環境,並整理成一份份生態保護科研報告。

五千多公尺發現絹蝶

蝴蝶是黃亞慧尤其鍾情觀測的一個物種。鑒於蝴蝶具有典型的氣候變化指示意義,大陸於二○一六年啟動全國範圍蝴蝶觀測。「蝴蝶種類多,數量大,一些種類遷移能力較強,地區差異性較大,單靠科研人員的力量是不夠的,公益組織發揮了重要作用。」馬鳴說。

十多年裡,黃亞慧團隊定期把科研報告報送當地林草部門和科研機構,成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重要依據。

「我在海拔五千多公尺發現過絹蝶。」黃亞慧告訴記者,多年前夏季的一天,她和同事行走在天山山脈中,突然一隻通體雪白、翅膀上閃耀著色斑的蝴蝶出現在眼前。

「是孔雀絹蝶!」黃亞慧回憶起來依然興奮不已。這是一種以往她只在書上看到過的蝶種,因翅膀色斑像孔雀翎上的「眼睛」而得名,百年前曾被到訪新疆的西方生態學者記錄下來,從那以後再沒人在新疆發現過它們的蹤影。

「和平原上的種類不同,高海拔地區的蝴蝶一般個頭很小,緊湊的身子便於抵禦寒冷。」一說起蝴蝶,黃亞慧便停不下來。她告訴記者,在歷史文獻和相關記錄中,新疆地區大約存在三百五十種蝴蝶。十多年來,她和隊友已經找尋到二百多種,成為當地記錄蝴蝶種類最多、生活環境數據最詳細的生態環保公益組織。

播撒環保科普種子

不僅追逐蝴蝶,黃亞慧在野外還常常邂逅各種「山野精靈」。

二○二二年七月的一天,她和隊友在帕米爾山中一條小路上偶遇四隻野狼。常年行走野外,他們並未慌張,緊跟野狼的步伐,詳細記錄下它們的「生活小檔案」。

「野獸也有溫情的一面。比如被捕獸夾夾住的豺,同伴會每日給它送飯,受傷的狼會被狼群重點保護。」對讓人聞之色變的野獸,黃亞慧以一顆細緻的心去觀測、去記錄。

還有一個個難忘的感人故事。

黃亞慧和隊友行走的高原山區往往也是當地牧民的冬牧場。散落在山間峽谷中的「冬窩子」是牧民的臨時居所。「鑰匙一定會在大門不遠處的樹根邊或某個石頭下,有的根本不鎖。我們在裡面住上幾日,走時搞好衛生,再把鑰匙放回原處。」黃亞慧笑著說。

二○二二年夏天的一個傍晚,黃亞慧和隊友正在為去哪兒過夜發愁,碰上了尋找走失牛羊的青年牧民阿克力拜克·阿依巴西。這個維吾爾族小伙子熱情地把他們請到家中︱︱一處臨時牧業點上的氈房。

那天晚上,黃亞慧給阿克力拜克和他母親講解他們此行的目的,保護自然、呵護生物多樣性的作法引發了母子倆的深度共鳴。第二天,阿克力拜克一家就要轉牧遠行,熱心的母親把氈房鑰匙交給黃亞慧,留下米麵和清油,又專門走訪相鄰的牧民家,拜託大家照顧好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

「在那個山谷中住了九天,每日三餐都有牧民送飯。我們在進行科研勘測的同時,也給牧民講述自然科學知識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黃亞慧說,「離開那天,看見牧民家的小朋友學著我們的樣子在草叢中觀察蝴蝶。那一刻我知道,這些孩子心中已經種下了保護自然的種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