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巡禮】成都青羊宮攬勝 文/郭詠澧 |2025.02.14 語音朗讀 26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壯觀的《道德經》牆面。圖/郭詠澧銅青羊已成青羊宮鎮宮之寶。圖/郭詠澧八卦亭內有老子騎青牛雕塑。圖/郭詠澧 文/郭詠澧道教發源於四川,青羊宮作為「川西第一道觀」,曾被譽為「西南第一叢林」,所在地成都西南百花潭北岸,傳說是太上老君傳道之處,原名「青羊肆」(註),因兵災屢毀屢建。唐玄宗幸蜀時,將此道觀作為行宮;杜甫居成都草堂時,見雨映行宮,亦曾應景賦詩。唐中和元年(八八一)黃巢之亂,農民起義占領長安,僖宗倉促逃往成都時曾於觀中駐蹕,在地下掘出一塊玉磚,上刻篆文「太上平中和災」六字;返回長安後,感念太上老君恩典,下詔將道觀擴建,改名「青羊宮」。唐末時,青羊宮已成為四川最大道觀。明蜀王朱樁曾重建青羊宮,規模宏大,明代學者何宇度在《益部談資》一書中,謂其規模不減兩京。明末清初連年戰亂,導致道觀建築大半毀於兵火,據說最後僅鐵鑄花兩柱與燭台兩座保持完好。清朝康乾盛世及民國年間曾進行數次修葺增建,才有今日規模。現今青羊宮占地十二萬平方公尺,沿著中軸線排列,主要建築由南至北為山門、靈祖殿、混元殿、八卦亭、三清殿、斗姥殿、玉皇殿和唐王閣。山門面闊五間,重檐歇山頂覆蓋黃色琉璃瓦,第二層檐下懸有〈青羊宮〉金字匾額。混元殿雄偉壯麗,有石柱二十六根、木柱兩根,柱上雕有鏤空的華鹿呈祥、鳳凰望月與雙獅戲球,殿內供奉混元祖師。八卦亭是清末重建,亭外有八根鏤空浮雕的盤龍柱,整座亭子共有八十一條龍,象徵老子八十一化。亭內石刻八卦圖體現《易經》哲理,另有老子騎青牛塑像,二樓懸有〈紫氣東來〉金匾。三清殿又名「無極殿」,是青羊宮的主殿,相當於佛寺的大雄寶殿。該殿重建於清康熙年間,外檐有三十六根大柱,代表道教八大天王和天上二十八星宿,柱上有幅楹聯:「福地臥青牛石室煙霞萬古,洞天翔白鶴蓬壺歲月千秋。」殿前左鐘右鼓,道教的鐘稱「幽冥鐘」,殿內供奉三清尊神,即元始天尊(天寶君)、靈寶天尊(靈寶君)和道德天尊(神寶君)。殿外有兩座銅質青羊,清康熙年間進士張鵬翮(別號信陽子),自北京購得一座單角銅羊捐給青羊宮,相傳信眾撫摸羊身上的對應部位,自身疾病也會消除痊癒。道光年間,成都張柯氏特聘雲南工匠,鑄造另一座雙角銅羊配成一對。如今已成鎮宮之寶的兩座銅羊早被撫摸得光可鑒人,摸銅羊更成為造訪青羊宮必做之事。斗姥殿供奉斗姆元君和紫薇大帝,斗姆元君乃四首八臂的道教女神,也是先天尊神北斗眾星之母。玉皇殿供奉玉皇大帝,唐王閣供奉唐高祖、唐太宗等五位君王。靈祖殿則是供奉關公、關平、神農炎帝、文昌帝君和軒轅帝君,二樓供奉的王靈官王善,乃是道教的護法神。青羊宮積極推展道教文化交流,經常舉辦「玄門講經」與經典誦讀等公益活動。宮內藏有一部梨木雙面雕刻巨著《道藏輯要》(道教典籍總稱),更是現存雕版印刷的重要文物。自明清開始,青羊宮會於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的花朝節舉辦「花會」,是川蜀地區聞名的花卉展地。清代有兩首竹枝詞描寫此地花會盛況:「青羊宮接二仙庵,花滿芳塍水滿潭。一路紙鳶飛不斷,年年賽會在城南」、「吾川此日靖烽煙,恰好風光二月天。結伴尋春無事事,青羊花市一盤旋」。去年秋天造訪青羊宮,幾株高大銀杏的金黃葉片懸掛枝頭,漫步其中,更添秋高氣爽氛圍,同時感受道觀裡目不暇給的文化魅力,是到成都旅遊不可錯過之地。註:西漢楊雄作《蜀王本紀》云:「老子為關令尹喜著《道德經》,臨別,曰:子行道千日後,於成都青羊肆尋吾。」相傳老子曾在此為函古觀令尹喜講道。 前一篇文章 【西夏檔案】《掌中珠》裡的小插圖 下一篇文章 【文人軼事】唐伯虎將文人畫趣味化 熱門新聞 01【時光重逢】墨寶如畫2025.03.2102佛光人送童書 陪奧蘭多病童對抗病魔2025.03.2103【詩】春天該做的事2025.03.2504英國頂大佛學社 參訪倫敦佛光山2025.03.2205佛青閱讀研討 人間歡喜修行法門2025.03.2106積雪發電 再生能源新革命2025.03.2407【經典人物41】義大利男高音 波伽利與他的音樂家庭2025.03.2208UBA 男籃政大獨強 女籃群雌爭鋒2025.03.2109新山豪雨成災 新馬寺物資馳援2025.03.2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法與義理—佛教對知見的看法 4-42025.03.2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時代顯影】嘉南塾與神饌田【大江南北】網師園的玉蘭花【書藝心語】寶藏【文化印象】閩北樟湖的蛇崇拜【談藝論道】王維畫雪中芭蕉【心懷翠巒 香遺人間──游景翔創作個展】記憶的藝術對話 作者其他文章【佛門攬勝】雲頂禪林:成都慈雲寺藍色能源烏木【佛門攬勝】 禪心映天成:成都石經寺多巴胺與腦內啡【佛門覽勝】新津白雲寺與白雲渡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