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遠炫
如果以生肖來分類,有學者統計,中國在蛇年生出的帝王共有十七位。第一個,就是史上首位平民皇帝──劉邦(乙巳年),他與對手西楚霸王項羽(己巳年)的大小蛇之爭,最後由劉邦獲勝,「楚漢相爭」也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戰爭。
而在劉邦與項羽兩位「蛇王」爭奪天下之後,整個西漢,就再也沒有任何屬蛇的皇帝繼位,直到東漢章帝劉炟(丁巳年),才有了第二位「蛇皇帝」。
漢章帝與他的父親漢明帝,創下了東漢盛世──「明章之治」,然而,之後繼位的漢和帝因兒子大都年幼早夭,出現了嚴重的接班問題。
和帝認為,兒子之死與宦官、外戚想要奪權有關,所以就把倖存的兒子們分散到民間,避免風險。
和帝去世後,鄧太后掌握大權,因當時八歲大的劉勝身有痼疾,所以她決定改立出生才一百多天的劉隆(乙巳年)為帝。
然而,漢殤帝劉隆繼位不到八個月就生病夭折,成為中國歷史上即位年齡最小、壽命最短的皇帝,也是最悲慘的小蛇皇帝。
蛇皇帝的命運似乎都比較乖舛。到了北周時期,退位並遭到大臣楊堅毒殺的北周靜帝宇文闡(癸巳年),比漢殤帝更加可憐。
雖然太后楊麗華因此與父親楊堅翻臉,但楊堅根本不管女兒的想法,執意篡奪北周皇位,建立隋朝,並在第九年併吞了南方的陳朝,一統天下。
之後的五代十國,也出現了幾位屬蛇的皇帝,其中最富盛名的,即是後唐開國皇帝莊宗李存勗(乙巳年)。他的前半生是充滿傳奇的英雄,但當上皇帝後卻安於享樂,成為少見的「戲天子」,也因此被伶人出身的郭從謙射殺,一世英明毀於一旦。
至於後周世宗柴榮(辛巳年),雖有才略卻英明早逝,徒留遺憾。
到了明朝,朱元璋的孫子明惠宗(丁巳年)在位僅四年,就被發動「靖難」的燕王朱棣造反成功,從此下落不明。
而明代的奇葩皇帝明熹宗朱由校(乙巳年),雖大字不識一個,放任太監魏忠賢弄權,卻是個厲害的木匠,還親手製作了可以摺疊的床與各種木製品,若不當皇帝的話,肯定是個稱職的木匠。
中國歷代屬蛇的皇帝雖僅有十七位,卻不是十二生肖中最少的,比屬雞、屬狗的皇帝還要多一些,十分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