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島踏查】 長祥宮與神農大帝

文/閒書生 |2025.02.10
210觀看次
字級
長祥宮前的兩隻石獅。圖/閒書生
全台最高神農大帝青銅像。圖/閒書生

文/閒書生

沿著桃園市五谷路往永安漁港方向徐行,眼尖的人會被一座聳立於新屋區旁、手持稻穗的的神農大帝銅像所吸引。

這座以六十五噸青銅、七十五噸鍍鋅鐵打造,於一九九三年鑄造完成、高二十公尺的神農大帝青銅像,加上底座三層樓高的新屋老人會館,總高度達到三十六公尺,儼然成為新屋區的旅遊地標,也是全台灣最高的神農大帝青銅像。

長祥宮又稱為「五穀先帝廟」,位於新屋區九斗里。新屋位於桃園市的最西端,西臨台灣海峽,是桃園最大的米倉,有魚米之鄉的美譽;地勢為從東向西傾斜的台地,呈斜三角形,北端窄而南部寬,乍看之下,宛如一隻海豚緩緩往海洋的方向游去。

此地的開發,最早可追溯至清朝康熙四十年(一七○一),因平埔族與泉州人陸續在此耕耘開墾,日漸形成熱鬧的聚落與市區街道。

當時,位於沿海的崁頭屋、蚵殼港,與大陸福州、廈門、汕頭的商船互有往來,逐漸形塑為熱絡的貿易港與漁港。人口繁增之後,為求能有好的收成,經地方仕紳決議,建廟供奉神農大帝,祈求五穀豐收、生活平安。

當地民眾表示,長祥宮起源於兩百多年前,廣東省一位信士,背負著一尊神農大帝的神像,跋涉千山萬水渡海來台,供奉於埔頂庄。之後,因安置神像的廟宇不敵風雨侵襲而於一九八○年重建,除主體建築外,另於廟旁空地增建美輪美奐的公園,內有涼亭、步道、小池塘,日後鑄造的神農大帝青銅像則位於公園旁。

傳說,神農氏教導人們醫療與農耕。他不但發明了「耒耜」(翻土所用的農具),並教導百姓收集穀種再播撒於翻過土的田間,豐裕了當時的農糧,民間還有「神農嘗百草」的傳說。中國人因此視其為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與守護神,後世尊稱其為「藥王」、「五穀先帝」、「神農大帝」等。

有機會路過時,除了瞻仰神農大帝的風采,長祥宮廣場前兩隻造型奇特、栩栩如生的石獅子,亦值得好好欣賞一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