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不知】帕多瓦植物園(上)

文/陌上君  |2025.02.07
260觀看次
字級
圖/Ming

文/陌上君 

植物園一直是民眾假日休憩的去處,也同時具備保育、教育、科學研究、休閒等功能。大家都知道,台灣第一座植物園是在1896年日治時間創建的「台北植物園」。那麼,你們知道全世界第一座植物園在哪裡嗎?

義大利北部距離威尼斯3500公尺的地方,就有一座帕多瓦植物園(Botanical Garden, Padua),占地11.6萬平方公尺。當地的帕多瓦大學建於西元1222年,科學家伽利略曾在此處教學;1545年,為了栽種、研究藥用植物,以製成草藥醫治病人,並且希望培育出更多藥用植物以供教學及實驗,於是帕多瓦大學建成歐洲第一座植物園,當時被稱為Orto dei semplici,意思是具有天然醫療效用的植物。時至今日,植物園仍廣泛用於教學以及稀有物種的保育,以維護物種的多樣性。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據考證,這座植物園是由當時的威尼斯貴族──維特魯威所著《建築十書》的譯者丹尼爾.巴勃羅(Daniele Barbaro)所規畫,他遵循中世紀的封閉式花園設計,植物園呈圓形,象徵整個世界,並平均畫分成四區苗圃,代表「水、土、氣、火」四大元素,分別代表不同品種的植物。四周有淙淙流水,代表由海洋環繞。圓形中心是一座八角形的睡蓮噴水池,由於當時哲學、占星學和地理學大行其道,因此在平面圖上看來有點魔法矩陣的味道。

帕多瓦植物園至今仍保留最初的建築格局。主要建築外觀設計可追溯至十七、八世紀,除增添具裝飾性的入口和柵欄外,十九世紀時,水泵設施和溫室建成,設置了三座日晷,後來也增設了藝廊空間,充分融合藝術與科學教育功能。

1552年,這座植物園中所種植的物種約有1500種。1561年,設置了植物園相關的教職。隨著科學蓬勃發展,帕多瓦植物園不斷擴充、豐富園內的植物物種,至1834年,所蒐集的植物達16,000種,這些可都是珍稀品種,而且因為實在太過稀有,曾遭到許多人覬覦,許多名貴植物也因此遭到竊取。不久後就蓋起高高的圍牆,以防止宵小盜採這些珍貴的藥用植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