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芳恆 斷指姑娘守護新住民 文/陳清貴 |2025.01.11 語音朗讀 122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武芳恆喜歡和小學生玩在一起。圖/武氏芳恆提供新北市婦女及中高齡者職場續航中心舉辦專題演講,特地邀請武芳恆(右)分享奮鬥故事。圖/武氏芳恆提供新住民關懷協會在八里舉辦成立3周年,會中分享母國美食文化。圖/武氏芳恆提供全家經常一起幸福出遊。左2為娘家媽媽。圖/武氏芳恆提供武芳恆如今致力推廣越南文化。圖/武氏芳恆提供 文/陳清貴越南新住民武芳恆嫁來台灣26年,初期為了貼補家用,到工廠工作,因缺乏安全防範設施而被機器壓斷3根手指,一度懷憂喪志……後來體會到「給人幸福,就是最大的幸福!」決定放下己身不幸遭遇,轉為助人的力量,體現新住民剛毅、堅韌的性格……23歲嫁來台灣的越南新住民武芳恆,2006年發現不少新住民姐妹身陷困境需要幫助,激發她放下自己的斷指傷痛,於2017年成立新住民關懷協會。多年來,武芳恆幫助過許多新住民,服務對象包含越南、印尼、泰國、柬埔寨與中國大陸等地的姐妹,服務內容更廣及生活扶助、福利申請、法律諮詢、多元文化培力等面向,讓她充分體會「給人幸福就是幸福」的真諦。因為賭氣而遠嫁台灣武芳恆1975年出生於越南胡志明市,父親從事布匹批發生意,母親則為老師,身為長女的她,從小聰慧體貼,深得父母疼愛,也受到良好教育。原本她有位交往多年的男友,因故分手後,武芳恆賭氣要比男友先結婚,於是透過仲介認識新北市民陳照文,於1998年嫁來台灣,當時年僅23歲。初來台時語言不通,又與公公和大伯一家同住,僅能用簡單的中文溝通。懷孕期間孕吐厲害,很想吃芭樂,比手畫腳了半天,好不容易看到電視劇上出現了芭樂,趕緊指給老公看,終於開心吃到了芭樂。幸運深受夫家人疼愛由於婆婆早已往生,武芳恆懷孕後,公公主動身兼兩職,不僅在她臨盆時,用卡車載媳婦到醫院;在她坐月子時,還親自下廚為媳婦煮補湯。5年後,武芳恆生第二胎,因為小家庭已獨立居住,母親特地來台幫女兒做月子,公公過意不去,還特地送來許多補品,讓武芳恆相當感動,對公公加倍敬重,在公公晚年生病住院時,一路不辭辛勞細心照顧。武芳恆生下長子後,一直在家專心教養孩子,5年後女兒出生,為了陪伴長子學習成長,在學會台語之外,更到八里國小夜補校學習中文,以備輔導孩子功課。工廠作業不慎輾斷指為了增加家庭收入,也希望透過工作拓展生活圈,武芳恆到工廠擔任包裝員。後來聽說操作機器可以賺更多錢,決定轉至機台擔任作業員。沒想到因舊機台並無紅外線阻斷等安全防護裝置,一不小心右手慘遭機器切斷3根指頭,經緊急送醫手術,只接回一指,從此成了「八指姑娘」。「受傷後我求助無門,好在台灣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主動出面協助我,才勉強討回一點公道。」武芳恆右手受傷後,不論是刷牙、煮飯、穿衣服等行為都受到影響,煮菜時常一時忘記翻倒鍋勺而自責、懊惱。這段期間是武芳恆的心靈黑暗期,她夜夜以淚洗面,情緒低落到一度想自我了斷,但回頭凝望在床邊甜睡的2個幼兒和深愛她的老公,她告訴自己,一定要重新站起來。堅毅復健後轉而助人堅毅的她後來試著用串珠做復健,順便賺取微薄收入,也開始打零工貼補家用。在求職過程中,常因手傷而碰壁,但她不氣餒,陸續在淡水漁人碼頭賣船票、在八里渡船頭打工賣小吃……生活雖不順遂,但她咬緊牙關苦撐。2006年,武芳恆獲邀到八里衛生所擔任通譯,經常陪伴新住民姐妹到區公所申請文件,發現不少姐妹因工作意外、自身或家人傷病等原因,生活陷入困難,除了健保外沒有其他保障,決意報考保險人員證照,希望透過專業保險來幫助她們。歷經1年多努力,2013年,武芳恆克服文字法條的難題,終於取得證照。「當時全台灣拿到這張證照的新住民,還不到5個人,而我最開心的,就是此後可以服務人群,同時改善家庭經濟。」成立協會助姐妹脫困武芳恆的人格特質溫暖又熱心,接觸過的新住民姐妹都很信賴她,為能擴大服務範圍,武芳恆在眾人的鼓勵下,於2017年成立新北市八里新住民關懷協會,並被推舉為理事長。2019年更成立八里區新住民家庭關懷服務站,組成志願服務隊,透過教育訓練和組織管理及各種活動宣導,教導南洋姐妹正確的防暴觀念和求助管道,學習獨立思考與自我保護,減少遇到家庭問題、婆媳關係、遭受家暴的機率。藉巡講為新住民發聲2015年,武芳恆順利取得越南母語師資證照,在八里、林口等區6所學校擔任母語老師。「我母親的家族,在越南大多從事教職,沒想到,我嫁來台灣,竟也圓了從小想當老師的夢。」武芳恆逐漸以教學為主,保險服務為輔,兼而幫人做理財規畫,讓姐妹有餘裕因應不時之需。武芳恆更積極就讀空中大學社會系,還準備畢業後繼續攻讀碩士班。武芳恆的付出和努力逐步被外界看見,2018年,受邀擔任新北市新住民事務委員,進入公務體系為新住民發聲,同時在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培力下,以「燦爛新女力」為主題,和其他東南亞姐妹巡迴三重、新莊、中和、石門等新住民家庭關懷站及婦女大學演講,分享生命故事。回首來台26年間,雖有辛酸和波折,但武芳恆很慶幸遇到許多貴人,讓她得以走出傷痛、助人為樂。「不論是叫我姐姐或理事長,只要能夠給人力量、給人勇氣、給人幸福,就是我最大的快樂和回報了。」模範母親教養子女有成武芳恆不僅孝敬公公,對於子女的教育也是身教重於言教。兩個孩子自幼隨著她到處參與公益活動,耳濡目染、潛移默化,都能充滿愛心主動助人。長子陳宏宇在小學時,默默主動幫助行動不便的同學推輪椅,從校門口到進教室,長達3年間從未聲張表功,直到有次媽媽參加親師座談會,有位家長跑來道謝,武芳恆才知道這件事。兒子就讀高中時,更曾陪伴一位同學走過人生低潮,同學的媽媽某次遇到武芳恆,不斷的感恩說:「如果不是宏宇,我的兒子可能不在人世了……」後來兒子就讀中臺科技大學老人照護系,立志幫助銀髮長輩,在校期間更擔任學生會長,為同學發聲,頗有乃母之風。至於女兒陳卉媛,從小說得一口流利的越語,不僅是外婆來台時的專屬翻譯,還經常跟著媽媽到八里十三行博物館,善用越文幫越南遊客義務導覽。由於兒子和女兒在校表現相當優秀,也因此讓武芳恆一家,2013年榮獲新北市新移民關懷協會「模範家庭」;2015年獲得北北基女性新住民「溫馨家庭」表揚;2022年更在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的推薦下,武氏恆芳獲選為新北市「模範母親」,接受市長的頒獎殊榮。 前一篇文章 除夕老公公 禮物盒溫暖病童心 下一篇文章 婷婷 家庭經驗化為人生動力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羅蘋的情人2025.08.2602南天寺沉浸式體驗 在地宗教教師認識佛教2025.08.2603淡江大橋 年底完工2025.08.2604首屆三好音樂節 融和蔬食永續2025.08.2605楊麗花戲曲傳奇 9月再現經典2025.08.2606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入世的生活 到出世的生活 4-12025.08.2607獨處不孤獨 佛教、天主教攜手找解方2025.08.2708肺癌權威陳晉興 每年執刀1400台2025.08.2609迷走神經 影響心理健康2025.08.2610洛城佛光人捐物資 關懷軍人家庭2025.08.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林宸華 藉導覽把人領進佛門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陳玫君 一年3659小時的修鍊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林欣惠 用安定的心改掉積習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李秀慧 善因緣讓逆境變順境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梅秀蘭 加入最忙佛光會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陳鳳珠 服務增能有感悟 作者其他文章羅素如 北海岸弱勢家庭守護者劉菊梅 最富有的佈老志工張麗英 從Zero再攀Hero玻璃娃娃林小雪 活在愛與盼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