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 家庭經驗化為人生動力 文/李燕妮、蘇林 |2025.01.25 語音朗讀 188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去年底盛大舉辦第二十四屆「花樣年華全國青少年戲劇節」頒獎典禮。圖/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提供每一次謝幕,都證明青少年再次自我超越。圖/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提供青藝盟在全省各地遍撒藝術的種子。圖/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提供婷婷從戲劇中找到重生力量。圖/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提供余浩瑋走過混亂青春期,如今成為牽風箏的人。圖/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提供 文/李燕妮、蘇林青藝盟近年和教育部合作「牽風箏的人」,進入全台各地的中介學校,以戲劇教育帶領特殊境遇「風箏少年」,成為許多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陪伴力量之一,也因為這條繫念少年的「線」始終有人牽引,青少年成長後,不但沒有對社會冷漠,反而充滿回饋的心……畢業於嘉義慈輝班的「婷婷」,無疑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中介學校孩子之一。目前就讀大學社工系的婷婷,一路走來受到許多社工的幫忙,讓她很早就立定志向想鑽研社工領域。她更給自己一個短期目標,希望大學期間有能力雙主修犯罪防治科系,了解青少年犯罪相關專業知識,未來攻讀碩士以上的學歷,成為有能力助人、具專業素養的觀護人。 走出百轉千迴少年時 對於外界認為,社工是一份相對辛苦且薪資條件不佳的工作,婷婷說:「做自己感興趣的職業,薪水就不是最重要的考量。」更重要的,她想把自己一路走來經歷的事、家庭狀況,轉換成可以和別人分享的人生動力,幫助像她小時候境遇類似的孩子。 婷婷年幼時家庭生活寬裕幸福,開大貨車的爸爸跑遍全台,在家開的是進口轎車,沒想到一場車禍帶走了爸爸,本來住在爺爺奶奶家的她與弟弟妹妹,只好跟著媽媽、媽媽男友一起搬往台中住。 由於爸媽分居多年,三個孩子和媽媽都不親,因此在同住後,親子間陷入嚴重的衝突和磨合,婷婷也曾被媽媽男友家暴,當時無解的她勇敢跑進警察局報案,卻被認定為「管教適當」,導致她精神上受到莫大創傷,因而到了國二,她拿了媽媽男友的安眠藥,幾十顆灌下肚送醫後,被轉往精神病房,事情才有了轉機。 為自己找一條人生路待在精神病房期間,婷婷覺得「好自由」,年長的病友們對她關照有加,讓她感受到過去不曾在媽媽身上獲得的溫暖。回家之後,家裡狀況仍無法改善,爾後經由社工協助,轉學至嘉義的慈輝班就讀,自此改變了人生方向。對自己頗有期許的婷婷,轉學到慈輝班後,對課業相當積極奮發,段考成績很不錯,結交益友小萱相互鼓勵,周末也盡量留宿在校複習功課。婷婷坦言,剛進慈輝班時,心裡有很多想做的事情,在班上卻無法發揮,讓她整個人很消沉,直到接觸戲劇課之後,心態上才開始轉變。 從戲劇中獲得新力量 當時剛好青藝盟正在籌備一趟巡迴演出,希望透過戲劇喚起大家對特殊境遇青少年的關懷,了解這些孩子因為家庭狀況與社會環境等因素而受困於劣勢,並藉此撕下各種貼在他們身上的標籤,婷婷正是在這樣的機緣下,參加戲劇課加入演出的行列。 演出的劇本是搓揉這群青少年的真實故事而成,有些原本參與演出的青少年,不少因再次碰觸同樣議題,深感痛苦、難受而退出,但婷婷知道,透過戲劇可以讓更多人理解他們的處境,或許可以改變些什麼……又笑又淚的戲劇演出從錄製舞台劇的專屬歌曲、排練到正式登台演出,每個環節都讓婷婷感到新奇。尤其是當她第一次在試聽帶中聽到自己的聲音時,那種特別的感動至今仍讓她記憶猶新。「排練初期,大家嬉鬧、不專注,導演曾嚴厲斥責……排練演出中,需要在舞台上飾演哭泣的場景,我一度無法投入感情,幸好浩瑋老師耐心地引導我進入角色……」回憶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婷婷又笑又淚,充滿成就感。「有了目標就不會想死,當下也會覺得:再堅持活下去吧。」想法超齡的她,經歷父親死後的混亂人生,直到參與青藝盟的巡迴演出後,在余浩瑋鼓勵下決定繼續升學,也下決心第一目標要成為助人之人,考上社工系或護理系。 點滴成長實踐大夢想 然而,上天並沒有聽到她的祈願,本已經考上兩所學校的她,卻因為媽媽扣留國中畢業證書,無法繼續順利升學,甚至必須在外打工賺錢回家。後來更因媽媽男友用剃刀把婷婷剛燙好的頭髮剃光,讓她陷入黑暗無助的坑洞,再度向社工求助後轉往安置機構。在機構花了半年時光,婷婷努力考上高中,先回到爺爺奶奶家暫住,其後轉申請到台中的育幼院機構臨時住所,同時轉學至高中夜間部就讀,一方面學習理財,一方面打工賺取生活費,努力扭轉人生。「過程真的很不容易!我現在只要壓力過大,就會突如其來的難過,還會忍不住想要傷害自己。」婷婷住在精神病房時,偶會出現幻聽、幻覺,覺得旁邊有人在罵她,過去曾受過的傷其實未曾遠離,而這也堅定她更加同理處境相同的孩子,希望協助孩子脫離更多的傷害,也幫助自己努力走向光明。余浩瑋牽風箏不放手曾經是父母不看好、老師百般頭痛,最後還被華岡藝校開除的余浩瑋,後來因緣際會下,「沒想太多」的承接了老師打算放手的青少年劇團,成立「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公益組織,結合一群相同理想的人,希望藉戲劇教育,扭轉行為偏差青少年的生命軌跡。青藝盟先是進入矯正學校教戲劇,後來發現「路一旦走歪,想要拉回正軌,費時又費力」,便將大部分心力投入國小國中的戲劇教育,從2000年至今,辦過24屆的「花樣年華全國青少年戲劇節」競賽,發掘、啟發過很多戲劇種子,也讓不少家長對戲劇教育改觀。在這個過程中,余浩瑋發現一個很特殊的教育體系──中介學校。「這些國小國中生,原本生長的環境極不理想,政府介入後,孩子們周間全天候安置在單純的學校環境中,學習和保護雖有餘,但若未能好好引導,走出校門很容易就會被社會染缸帶偏。」基於自己的成長經歷,余浩瑋2022年起和國教署合作,啟動「牽風箏的人」,針對中介學校一群秉性純良卻調皮搗蛋,對抗誘惑的能力普遍不足,來自特殊境遇家庭的孩子,藉由藝術教育──特別是大家共同完成一齣戲的過程,磨練孩子心性,學會團隊合作,也領受社會善意。在團練過程中,「牽風箏的人」余浩瑋,一再告訴青少年:「走出了劇場,長大之後,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不要對社會冷漠,不要對世界轉身,把能分享的給有需要的人事物,改變就會從你身上發生。」如今,「牽風箏的人」知音愈來愈多,不少退休教師及專業劇場人士,紛紛加入牽風箏的行列。 前一篇文章 武芳恆 斷指姑娘守護新住民 下一篇文章 丁曉雯 用歌詞傳唱真情故事 熱門新聞 01日本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揭牌2025.08.2902隱藏地穴裡的風光2025.08.2903葡萄牙佛光人抄經接龍 傳遞吉祥2025.08.2904石岡熱氣球嘉年華2025.08.3005普中教職員共識營 互勉智慧教學著重品格2025.08.2906光明面新聞獎盛會 致敬9月1日記者節2025.08.2907長城壁畫2025.08.2908高血壓未就醫 喘不過氣險送命2025.08.2909NFL職業美足新賽季 9月4日燃戰火2025.08.2910政院AI基本法 提供產業租稅優惠2025.08.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林宸華 藉導覽把人領進佛門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陳玫君 一年3659小時的修鍊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林欣惠 用安定的心改掉積習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李秀慧 善因緣讓逆境變順境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梅秀蘭 加入最忙佛光會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陳鳳珠 服務增能有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