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素如 北海岸弱勢家庭守護者 文/陳清貴 |2025.04.19 語音朗讀 104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珍媽工坊除產製優質零食、餅乾等食品,更讓弱勢家庭有穩定收入。圖/新生活社福發展促進會提供三芝新生活小作所學員正忙著採收綠色萵苣,右2為小作所主任潘志鵬,左1為新生活創辦人羅素如。圖/新生活社福發展促進會提供孩子的祕密基地對每個弱勢兒少都有份專屬輔導資料。圖/新生活社福發展促進會提供珍媽工坊所研發製作的各式米捲、蛋捲、餅乾、辣醬、素香鬆等。圖/新生活社福發展促進會提供7-11北三區30家門市,將新生活珍媽工坊所生產的胚芽芝麻蛋捲擺在地方名特產明顯的位置。圖/新生活社福發展促進會提供新生活促進會創辦人羅素如說,創立珍媽工坊主要是想幫助婦女就業,尤其是弱勢的婦女。圖/新生活社福發展促進會提供暑假期間,羅素如老師(左1)在三芝祕密基地為孩子們安排多元課程。圖/新生活社福發展促進會提供 文/陳清貴擔任過7年國文及20年特殊教育老師的羅素如,21年前在輔導學生時,深感家長在照顧身障和重症孩子的諸多辛苦,以及在生理、心理與經濟上的沉重負擔,興起成立公益組織來幫助更多弱勢家庭的念頭,發起創立社團法人新生活社會福利發展促進會,沒想到這竟是一連串磨練的開始。一張桌子一個人力拼剛成立時,會內只有一張桌子、一個人,羅素如憑著一股傻勁,開始募集奶粉、尿片、急難救助金,提供給發展遲緩的孩童,並為家長開設心理療癒課程。3年後,為能永續發展,徹底解決困頓家庭的問題,決定在三芝承租一處農場,成立共生家園,深耕北海岸各區偏鄉,發展多元的公益服務。當時家住新店的羅素如,選擇偏遠的北海岸做為服務基地,每天開車來回3小時卻不以為苦。「偏鄉地區資源較為匱乏,既然被我看到了,就投入去做吧。」隨著服務觸角日益擴大,近年,她終於搬到淡水定居,結束十多年來回奔波的辛勤。與家長互相真情對待促進會草創時,因無任何經費來源,羅素如時常提著沉重的包子、饅頭到處販售以籌募經費。當時,羅素如白天還在學校任教,晚上和假日繼續從事服務,難得休息又負荷過重,致使她的腰椎韌帶滑脫,住院開刀打入4根鋼釘,醫療復健歷經3家醫院……醫療及復健期間,羅素如整整「消失」2個月,刻意隱瞞的結果,讓學生家長萬分恐慌,唯恐失去心靈支柱,竟分頭一間間醫院去搜尋,最後終於被家長找到,讓羅素如感動萬分,更加堅定要為這群弱勢的家庭服務下去。為共生家園勤學不輟出院還來不及調養,羅素如便投入打造三芝「新生活農場」,希望給身障孩子與單親媽媽,有個謀生機會和安頓場所。「畢竟孩子愈來愈大,媽媽長年照料下來,身心俱疲也日漸病弱,一定會擔心萬一有一天……孩子該怎麼辦?所以一定要加快腳步。」為了經營農場,羅素如努力去學烘焙、廚藝、考證照,甚至連催眠、心靈治療都學,所以生態農場經營一段時間後,名聲逐漸打開,前來參觀的人愈來愈多。煮咸豐草來招待客人「不怕大家笑,當時很多社團或基金會突然跑來參訪,農場臨時變不出食材,只能煮咸豐草和野菜來招待客人……」夜晚,羅素如繼續趴在桌上寫企畫案,希望能多爭取專案補助。「野外昆蟲好多呀,白蟻大軍來襲時,必須掩燈逃竄;夜裡睡著了,會有螞蟻爬來耳朵打招呼……」過程雖諸多艱辛,羅素如從不氣餒,以「守護弱勢、守護健康、守護大地」為理念,持續經營主打「食農教育」農場多年,名聲漸揚後,最多曾有1天12輛遊覽車參訪的紀錄。好景不常闢珍媽工坊她帶著弱勢家庭成員及參訪學童,在農場中開心孵豆芽菜,加上園區種植的香草、蔬菜,參訪者樂在自己動手野炊,吃自然蔬食,可惜後來因農場租金調升到難以為繼,羅素如只好另創「珍媽工坊」,換一種方式推廣素食環保理念,並持續在「三芝祕密基地」為弱勢孩子課輔。珍媽工坊的精神,意指:「珍重媽咪、自力更生」。其中除有中央廚房製作愛心餐盒外,在三芝淡金路也有個合格的食品工廠,研發及生產各類米捲、蛋捲、餅乾、素香鬆、拌醬、糕點等食品,尤其是紅麴和薑黃素香鬆,被認為是素食聖品,嘗過的人都讚不絕口。超商上架增弱勢信心而其優良的品管和食材,也經過7-ELEVEN嚴格認證通過,得以在7-ELEVEN超商上架,給弱勢家庭成員增加許多信心和鼓勵。事實上,珍媽工坊不僅提供弱勢家庭工作機會,更從2004年到2024年的20年間,一共為北海岸地區的老弱家庭,送出了108萬4581個素食便當。「便當都是由工坊內20多名單親、身障和新住民員工及其家屬製作、分送的,藉此也讓他們有了基本的所得。」能者多勞拓展新服務新生活社會福利發展促進會的團隊,在羅素如的努力和付出下,逐漸被外界看見,前後獲得內政部、教育部、教育局與社會局共13項獎項表揚肯定。羅素如個人所企畫與台灣人壽文向教育基金會合作出版的〈擁抱系列生命教育多媒體教材〉,也獲得社會各界7項大獎;更因21年深耕偏鄉,榮獲新北市好人好事、全國好人好事代表殊榮。新北市社會局這幾年也借重新生活促進會的真誠與專業,委請促進會為當地長者成立5處關懷據點;為身心受限家庭成立身障小作所、日照中心、家照中心;為老病身障者進行送餐服務與居家關懷;為弱勢學子成立小衛星課後照顧與家庭支持,挹注經費辦理惜食分享和實物銀行等資源……志在守護弱勢與大地羅素如近年更陸續完成庇護職場、社區家園與友善良品合作社等3大目標,串聯「部落生產、偏鄉加工、都會販售」,讓協會守護弱勢、健康與大地的願景能實踐得更深且廣,並將持續致力於聯合國永續發展的17項指標。羅素如在新北市淡水至萬里間的北海岸,全年無休從事多元公益服務。「就像台灣極北的富貴角燈塔,無時不在指引著船隻,我希望新生活和所有服務據點,就如北海岸的一座座小燈塔般,光照他人、溫暖弱勢,找回生命的尊嚴,也讓每一位參與者成為圓夢英雄!」食農教育全方位育才在珍媽工坊之外,羅素如又繼續發展「小鷗飛飛」、「淨土工坊」與「怡樂耕讀」等品牌工作坊,讓社會大眾因感動化為愛的行動,協助弱勢家庭幼有所長、壯有所用、老有所終,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這其中,「小鷗飛飛」是扶植北海岸發展遲緩的慢飛天使,培力他們在食農學院溫室內孵豆芽、栽種有機蔬菜,製作成小包裝販售,並採購偏鄉農產品,如鳳梨等製成果乾、果醬,同時自製台灣紅茶、魚腥草茶、咖啡豆、咖啡浸泡包等,讓一群身心受限的學員,可以像小鷗般,在北海岸快樂飛翔。另外,主推食農教育的「怡樂耕讀」,則帶領各地到訪的大人及小朋友進行農事體驗,在耕作及拔草過程中,認識蔬果等食物的栽培不易與珍貴難得。「淨土工坊」則以自然農法栽種艾草、左手香、香茅等香草植物,蒸餾後提煉成純露等天然環保產品,建立品牌行銷,支持弱勢媽媽以清淨的心與土,發展友善環境的耕作與加工園地。 前一篇文章 林妤恒、白琳 「小鬱亂入」讓憂鬱症變可愛 下一篇文章 尤英夫 40年公益軌跡不停歇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羅蘋的情人2025.08.2602南天寺沉浸式體驗 在地宗教教師認識佛教2025.08.2603淡江大橋 年底完工2025.08.2604首屆三好音樂節 融和蔬食永續2025.08.2605楊麗花戲曲傳奇 9月再現經典2025.08.2606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入世的生活 到出世的生活 4-12025.08.2607獨處不孤獨 佛教、天主教攜手找解方2025.08.2708肺癌權威陳晉興 每年執刀1400台2025.08.2609迷走神經 影響心理健康2025.08.2610洛城佛光人捐物資 關懷軍人家庭2025.08.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林宸華 藉導覽把人領進佛門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陳玫君 一年3659小時的修鍊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林欣惠 用安定的心改掉積習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李秀慧 善因緣讓逆境變順境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梅秀蘭 加入最忙佛光會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陳鳳珠 服務增能有感悟 作者其他文章劉菊梅 最富有的佈老志工武芳恆 斷指姑娘守護新住民張麗英 從Zero再攀Hero玻璃娃娃林小雪 活在愛與盼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