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英 從Zero再攀Hero 文/陳清貴 |2024.12.07 語音朗讀 102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目前就讀國北教大碩士班。圖/張麗英提供張麗英參加新北市新住民活動,與市長侯友宜合影。圖/陳清貴經常擔任宣講老師,傳遞緬甸文化之美。圖/張麗英提供曾獲「幸福北台灣」節目邀約擔任主持人。 圖/張麗英提供張麗英(前排中)任職移民署,帶領新二代成為親善大使。圖/張麗英提供張麗英到學校當志工 說故事給小朋友聽。圖/張麗英提供張麗英(前左1)和先生尤祖銘(前右1),莊嚴承接愛子Jerry(前中)剃度的落髮。圖/張麗英提供 文/陳清貴 緬甸華僑張麗英,父親從事工程業,她從小秉性聰穎,善解人意,是父母掌上明珠,凡事都有父母幫忙規畫,連大學就讀會計系,也是父母的期許。畢業後她在飯店擔任會計助理,整日與枯燥的數字為伍,決定急起追夢。15年前,張麗英憧憬成為曼德勒航空公司空服員,母親猛潑冷水無果,不得不陪她前往面試。到了會場見到無數的俊男美女,張麗英絲毫不退卻,終於在等了6小時後,見到了主辦人員。在獲知履歷「被丟垃圾筒了!」張麗英仍極力爭取面試,終於感動對方破格給她面試機會。一飛沖天的快樂時光懷著忐忑的心回家後,媽媽開心想著:女兒應該不會錄取吧!沒想到當天晚上就接到錄取通知,讓張麗英開心地跳起來。自此飛上天際,實現夢想,也成為眾人欽羨的對象。飛行途中的張麗英,穿著紫色的貼身長裙,搭配薑黃色的上衣,流露高雅端淑氣質,用緬甸語、華語、英語甚至日語為旅客服務……4年的空中飛行,是她最快樂的時光。 原本張麗英計畫合約期滿後轉至國外其他航空公司發展,沒想到生命中的真命天子此時出現了。為愛迫降新北阻夢想 同為緬甸華僑的尤祖銘,父母原本在吐哇海港開設當地最大的船運公司,1988年緬甸發生政變,嚴重排華導致尤家財富一夕之間全遭沒收。當時還小的尤祖銘跟著家人返台,定居在中和有「緬甸街」之稱的華新街一帶。2007年,尤祖銘回緬甸探親,在表姊充當月老下,將他倆綁上紅絲線。跨國戀情有著諸多辛苦,兩人雖可透過電話互訴衷曲,但因國際電話通話品質不佳,兩人常在「喂~喂~你有聽到嗎……」一張300元的電話卡就沒了。事後,她看到男朋友拿出厚厚一疊電話卡,心疼不已,決定答應男友求婚。2010年,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的台灣,張麗英足足有一個月不敢出門。先生在職訓中心擔任烘焙老師,也在幾所餐飲學校擔任講師,她原本想再回航空業任職,但礙於新住民相關規定,必須居住3+1年才能取得身分證,也才能找工作,不得不作罷。來台灣一切從零開始張麗英坦言,這段時間是她人生最低潮時期,有如童話世界裡飛舞的仙子,一下子跌落凡塵,整個人生一下變了調,讓她信心全失,所幸,這一切低潮都在孩子出世後有了改變。為了教養孩子,她開始使用網路,發現在緬甸鄉下有許多孤兒院和窮困的孩子。「我一直在都市長大,竟然不知家鄉有這些景象!」張麗英先是節省一部分買菜錢,按月捐給這些孤兒院,也將這些訊息放在自己的臉書,沒想到竟引起許多回響。張麗英說,在中和華新街就住有4萬多名緬甸華僑,大家信任她,透過她一起將善款匯回緬甸,一個月大概可捐出新台幣10幾萬元。有一年緬甸發生大水,她和一些友人發起「送愛回緬甸」,那次共捐助了100多萬元。行善助人漸找回自信張麗英透過行善助人、關注時事,療癒心靈,慢慢找回自我。在大兒子進入積穗國小附設幼稚園就讀後,她開始到學校擔任故事媽媽──由兒子挑選故事書,張麗英來講說──從孩子幼稚園陪到小學三年級,兒子繼續往上升,她則留下來為其他小孩說故事。張麗英在緬甸學華文,是採用羅馬拼音、簡體字,為了學習道地的中文和繁體字,張麗英進入積穗國小夜補校,從注音符號ㄅㄆㄇ開始學起。108課綱實施後,張麗英成為緬甸母語教師。盼發揚月亮文字之美「其實緬甸文字很美,有月亮文字之稱喔!」張麗英說,緬甸文字有許多圓形和圈圈,看起來就像月亮一般。她在積穗國小、蘆洲成功國小授課,學生中除了她女兒外,也有許多本地學生為興趣而學。除了學校,張麗英也在多個公部門奉獻所學所能,除擔任社會局新住民中心通譯外,還在衛生局、警察局、移民署等服務,更是教育局培力的「共備課程」母語老師,還是文化局的故事媽媽。永不放棄更不斷學習學習力旺盛的張麗英,在2021年9月,獲邀擔任「幸福北台灣」廣播節目主持人,每周六、日晚間8點,訪問新竹以北的新住民,自己要做訪綱及後製, 串起台灣與新住民間的情感橋梁,不僅是解語人,也是分享者。具有仰光經濟大學學歷的張麗英,在精通中文後,受到老師鼓勵,以同等學力考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在職專班社會學研究所,目前已修完學分,正在撰寫論文中。她研究台灣多元文化的發展,想多認識這塊土地,以便將來服務更多的人群。「永不放棄,不斷學習!」是張麗英的座右銘。雖然她曾落入凡間,一切歸零喪志,卻能急起直追,再次閃耀,獲選為新北市政府「新住民代言人」的影片主角之一。2022年3月,她考取移民署職務代理人,目前轉任台北市服務站擔任佐理員,實現從Zero再度攀峰Hero的目標。為愛子種下慈悲佛緣緬甸是個佛教國家,有85%以上的民眾都信奉佛教,男生一輩子會有3次的短期出家,分別在10歲、16~18歲、20歲出頭,每次7天至2周,這也是重要的成年禮過程;女生則不強求。愛好學習的張麗英,在高中時曾剃度短期出家,身穿粉紅色袈裟,跟著師父修行,並沿街托缽。「這段經歷對我人生產生很大影響,我開始認真學習佛法長養萬物、慈悲助人。」老大Jerry出生後,她每次幫孩子存撲滿投入50元硬幣時,就會念一聲佛號,並祈願孩子長大後,要好好辦一個「出家大典」。在Jerry9歲小學3年級時,剛好移民署推出新住民築夢計畫,她提出申請獲選了,於是選在三峽迦葉禪寺,讓孩子剃度短期出家,並全程拍攝成紀錄片。Jerry在典禮前一晚,幾乎興奮得睡不著,還特地準備了外婆送他的一支緬甸蒲扇,作為禮敬師父的禮物。在師父邊誦經邊剃度時,張麗英和先生張起白布,承接每一根落下的髮絲,出家大典既莊嚴又慈悲。Jerry在三天出家期間,跟著師父做早課,還要灑掃庭除,應對進退,叩鐘誦經,學習五戒,過午不食……這場短期出家,一方面傳承父母來自緬甸的傳統,一方面在幼小心靈種下慈悲的佛緣。 前一篇文章 陳怡彣 甘願成為他人墊腳石 下一篇文章 同步聽打 助聽語障者溝通無礙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李驥 從佛法中認錯再出發 李財星 因一畝田 變身知識網紅 作者其他文章羅素如 北海岸弱勢家庭守護者劉菊梅 最富有的佈老志工武芳恆 斷指姑娘守護新住民玻璃娃娃林小雪 活在愛與盼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