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館】 清代的丁晏(上)

文/陳韋哲  |2025.01.10
477觀看次
字級
圖/Ming

文/陳韋哲 

不知道每天忙於課業的你,沉浮在無止盡的小考、作業、補習班和學習歷程檔案之間,是否偶爾會思考一件事:「我們現在讀那麼多書真的有用嗎?」俗話說的「百無一用是書生」,除了是身為一名讀書人百般無奈的自嘲之外,作為一個現代的知識分子,到底可以為自己或社會做些什麼事呢?

清代有一位叫丁晏的讀書人,他從清代中期的乾隆末年,一路生活到晚清的光緒元年,八十多年來見證了大清帝國由盛轉衰的種種變化。他的故事,或許可以提供給你一些想法。

丁晏從小在私塾讀書時就非常用功上進,父母親擔心他身體羸弱,囑咐他要記得休息,他為了讓父母放心,早早就上床睡覺,但卻又經常在半夜裡爬起來看書。

18歲那年他開始寫書,試圖解決許多經學考證上的難題。當時國史館的總編輯阮元在得知丁晏的學識後,相當欣賞,破格讓他進入書院就讀。此後,丁晏依然持續創作,對學術界有極大的貢獻,但卻跟蒲松齡一樣,沒能在考試上取得好成績,因此在他青壯年的生涯中,只能作為官員的幕僚,或者是在書院裡當個教書先生。

這對於中國古代考試至上,以從政當官作為主要「出人頭地」管道的科舉時代來說,丁晏或許就成為了「百無一用是書生」的代表人物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