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River
邱崴琳/桃園市六和中學國中部三年七班
樂天主義指的是不論眼前的狀況,都相信自己一定沒問題,一切都是好的結果,對一切的事物採取正面看法的觀念;而樂觀主義則是不論當時的情形,都願意正視現實的問題,並嘗試解決問題,是不管成敗都要盡力做到最好的心態。
古詩十九首中的〈 生年不滿百〉,強調人的生命有限,為了不在未來後悔,每一刻都要活在當下、及時行樂。〈 今日良宴會〉則是認為即使生命有限,有遠大理想的人仍會全力站在最好的位置,認為那才是活在當下。雖然兩首詩面對生命的方式不同,但皆是偏向不放棄的樂觀主義。
升國三之後,原先進度功課再加上複習的壓力,把我壓得喘不過氣來,每隔三周一次的模擬考和段考也讓我跟不上大家的腳步,有些不擅長的科目不知該如何複習,擅長的科目也不敢放手。第一次段考結束後,要繼續準備下次模擬考的我,變得提不起精神,做什麼事情都沒什麼動力。
我沒有特別準備模擬考,但我也不願意這樣放棄考試,於是我便把重心放在教同學自己擅長的科目,而非一味的埋頭苦讀。令我意外的是,開始教同學後的我,不僅不擅長的科目沒有退步,擅長的科目竟然還進步了。有進步就有自信,我也漸漸找回讀書的動力,繼續向前行。
回頭看看差點放棄好好讀書的自己,心中總是想著「沒有放棄真是太好了」,正因為懷著樂觀主義,我才能在沒有動力時以教同學的方式轉彎前進,而不是原地躺下。正因為我用盡剩餘的燃料向前,才有機會再次補充燃料,繼續樂觀大步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