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石毓琪台北報導】交通部觀光署原訂2024年1000萬人次國際旅客目標,實際達785萬人次,僅恢復至疫情前6成5,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昨日審查預算,多位立委提案大砍觀光署和觀光業務預算,經協商後,最終預算刪減2000萬元、凍結5.5億元,提書面報告後始得動支。
立委喊「卡」理由,不外乎觀光署預算偏重國際交流與吸引外國旅客,未正視國內旅遊面臨高旅宿成本與品質下滑問題,特別是花東地區受地震與天災影響觀光停滯,作法卻本末倒置。
相較亞太地區旅客入境收入已回到疫情前7成8,台灣復甦緩慢,且國人出國旅遊人數大增,國際旅客來台卻未達預期,以致國旅市場大幅衰退,其中離島不足疫情前3分之2最明顯,觀光署未能提出有效方案,與其一味歡迎外國旅客,不如把錢用在國內產業。此外,疫情以來禁止旅行團赴陸的政策導致觀光業受挫,交通部去年宣布解除又反悔。
據觀光署統計,旅宿業缺工約8000人,其中房務及清潔占5500人。立委許智傑批評旅宿業新聘人力成效不彰,新增人數僅達職缺的23.77%。立委廖先翔則說,行政院編列2050萬元預算穩定旅宿服務量能,但執行率僅62.64%,實際受益人數僅572人。
國內旅遊品質與旅宿業缺工問題成為關注焦點,立委要求觀光署提出具體改善方案,以提升台灣整體觀光產業的競爭力與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