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內新建案公設比屢屢攀高,讓民眾常抱怨花大錢之後,實際居住與使用面積落差大,內政部2024年2月底端出虛坪改革草案,後續一度停擺,內政部次長董建宏昨日表示,坪數合理化一定會做,但是什麼時間點、怎麼執行,還要再詳細討論,不希望造成市場太多太快衝擊,今年會給明確答案。
針對虛坪改革目前進度,董建宏表示,當前房價的高漲雖有其市場因素,但部分「虛坪」現象嚴重影響消費者對房價的認同感,例如,一些標榜50坪的住宅,實際使用坪數卻僅有20多坪,這不僅讓民眾對房價感到不滿,也降低了購屋者對住宅的期待。
董建宏說,政策將採取漸進方式推行,並可能設置年度分界點,以降低對市場的影響,雖然改革之路不易,但虛坪問題已成為居住正義的重要議題,政府將持續與各界溝通,致力於打造更合理、公平的住宅市場。
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楊玉全認為,虛坪如何界定,必須要審慎認定,以免住宅單價再度被拉高,房價上漲。
建商公會表示,在都更權利變換中,停車位與公設都是估價及分配基礎,政策改變幅度過大,對都更案整合、招標影響太大。即使減少銷售坪,但建商成本就在那裡,單價一定拉高,反而易產生哄抬效應,必須審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