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小學堂】 李商隱〈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文/涼兒  |2025.01.02
456觀看次
字級
圖/沛蓁

文/涼兒 

匝路亭亭豔,非時裛裛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不知不覺冬天來了,冬天的梅花,不畏嚴寒,雪夜獨放;冬天的梅花,長於冬日,傲然綻放;冬天的梅花,凌霜而開,留下一抹幽香。「詠梅」是古代文人喜歡吟詠的主題,有關於詠梅的古詩詞非常多,今天讓我們來欣賞李商隱的詩作〈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本詩第一、二句「匝路亭亭豔,非時裛裛香」,梅樹在路邊獨自綻放,開滿了路旁,且花色豔麗,但未到時節就已經開了,還散發著濃郁的芳香。從「亭亭豔」、「裛裛香」中,可知詩人善用疊字增強畫面感。

第三、四句「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在這裡素娥指的是「嫦娥」,青女指的「霜神」。嫦娥與月兒相伴,一臉清冷的模樣。這邊沒有以往文人將嫦娥比喻為美人的描寫,也沒有讚美梅花堅韌的精神,而是先埋怨月宮裡的嫦娥,覺得她只顧著和月亮獨自生活,把冷冷清光往大地傾瀉,看似是在幫梅花增色,其實不是這麼一回事!同時,詩人也指責青女不是要使梅花顯出傲霜品格才刻意下霜,而是想用霜來摧殘梅花!詩人會這樣描寫,也是暗示著自己的遭遇。

第五、六句「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詩人突然筆鋒一轉,對著梅花懷念起朋友之情。想隨手摘一把梅花贈與遠方的友人,可惜仕途不順,友人在遠方,縱使想摘給他又有何用呢?只能傷別離,令人哀傷欲斷腸。其中「傷離」一語雙關,既指與朋友分開傷別離,又指梅花贈友人傷斷腸。

第七、八句「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詩人心中疑問:「梅花為誰這麼急著提前開花?」怎麼不等春天一起綻放,偏偏選在新年當香氣濃郁的花!表面上,詩人看似替梅花惋惜,其實也是在感歎自己的命運和梅花一樣,沒等到暖春便匆匆開放,結果只能孤芳自賞。這一結尾,正好讓與第一二句的情懷遙相呼應。

這是一首「詠物詩」,詩人既寫梅花外,同時又感傷書寫自己的身世遭遇,真是巧妙結合。親愛的小朋友,你看過梅花嗎?不妨趁著冬日,好好欣賞一下梅花之美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