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泱汀
文/涼兒
誰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勸君莫打枝頭鳥,
子在巢中望母歸。
平時走在路上,只要抬頭就能看到在天空飛行的鳥兒,看著翱翔的鳥兒,讓人不禁想像牠們平常的生活。今天,我們就來讀唐朝白居易的詩作〈鳥〉。
第一句「誰道群生性命微」,誰說世上所有生命都微不足道呢?詩句中的「群生」指萬物眾生,不僅僅只是指鳥類,而是指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這一句詩人使用了反問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讓情感更加強烈。
第二句「一般骨肉一般皮」,無論是人還是鳥,都是生命,不應該因為物種不同而被區別對待。其中的「骨肉」是身體結構,「皮」是指外表。第一、二句清楚的表達對生命的憐憫,認為所有的生命都應該被尊重。
第三句「勸君莫打枝頭鳥」,請不要棒打枝頭上的鳥兒。詩人提出勸誡,語氣委婉且充滿關懷,這樣的表達方式更能引起讀者的共鳴,而不是強硬的說「不准打鳥」。「枝頭鳥」指停留在樹上的鳥兒,這裡的描寫讓人很有畫面,使人想像鳥兒棲息於枝頭的畫面,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
第四句「子在巢中望母歸」,詩人用生動的畫面喚起讀者的同理心:幼鳥在巢中期待母親歸來,讓人不忍心傷害鳥兒,因為鳥兒也如人一樣,也有家人。
這首詩將人類情感投射到動物身上,進一步深化了「物我一體」的思想,使人產生強烈的同理心。生命無分貴賤,都是有血有肉,我們應該要像對待自己親人一樣對待牠們。
〈鳥〉這首詩讓人思考生命的價值與親情的重要,進而提升自己的同理心與慈悲心。這樣的作品值得我們細細品味與學習,生命難得,這首詩也讓我們開始思考,自己是否有好好珍惜時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