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自詡是美國近代史上唯一任內沒有發動戰爭的總統,日前接受美媒訪問時,談到俄烏戰爭,強調應立即停火,開始談判;對於中東敘利亞變局,直言不要捲入這場戰爭。問及一旦台海有事,川普態度轉趨保守,與其高調風格大異其趣。
針對美媒詢問:若中國大陸入侵台灣,是否會承諾保衛台灣?川普直言「我不會說」;而他在競選期間坦承「台灣的情況很棘手」,因為台灣距離美國太遠,難以保護。
川普透露日前與習近平通話時,兩人並未談及涉台內容,而是談了其他事情。這意味台灣議題不會是川普新政府的優先處理事務,美中不致在台海掀起波瀾。
其實川普在上一任總統期間,曾以「總統辦公桌、桌上的筆尖」來比喻中國、台灣,在川普眼裡,台海兩岸孰大孰小、孰輕孰重已是不言可喻。由此觀之,台灣實不宜全押親美反中;選擇了親美,也該適時審慎思量如何緩和兩岸緊張。
在高舉反中大旗之下,兩岸官方對話幾近停擺,愈趨坎坷的民間交流大致呈現三種模式:
第一種是公開進行:如馬英九基金會日前邀請陸生來台交流,希望未來有更多大陸團來台,讓兩岸透過更多接觸與認識,緩和當前緊張關係。參訪期間只因陸生一句「中國台北」,旋即引來多方圍剿,陸委會亦表示看到報告後再決定如何行政處理。陸委會作勢高舉鍘刀,讓有意邀訪大陸團來台參訪交流的台灣單位壓力陡增。
二是行程低調:十月下旬在南投舉辦的西湖─日月潭兩湖論壇,始自二○○九年,開創兩岸城市交流先河。由於會期正值大陸環台軍演剛剛結束,主辦單位為避免無謂困擾,選擇低調、行禮如儀地進行,勉強維持交流表相。
三是移至大陸舉辦:兩岸企業家峰會二○一三年成立之初,輪流在兩岸舉行,隨著台灣政黨輪替後,決定改在大陸南京、廈門兩地舉行,避開在台灣舉辦需獲官方審批的紛擾,免得交流美事淪為交惡不幸。
訂於下周舉行的台北─上海雙城論壇,幾經波折,從年中推遲到年底,終於等到陸委會有但書條件下放行的消息,孰料又以審核未過,擋下上海台辦主任金梅及九位隨團記者。
雙城論壇自二○一○年起即輪流在兩岸舉辦,歷經國、民兩黨馬英九、蔡英文主政期間,均能如期順利舉行,是兩岸難能可貴的溝通及交流平台。到了賴政府主政,今年雙城論壇卻是好事多磨,一波三折,蔣萬安市長對於審核結果很遺憾,希望能對台灣民主有信心,開大門走大路。
相較於北京高調宣稱,兩岸交流合作具有維護台海和平穩定作用,台北看待兩岸互動,大多冷淡以對,於是來台讀書的陸生,漸漸清零,期待陸客來台,亦是望穿秋水。僅餘零星的民間參訪交流,亦是小心翼翼,唯恐稍有差池就被扣上大帽子;一些抗壓力不足的乾脆打退堂鼓,何苦沾上塵埃,徒增困擾。
美中搭橋,兩岸拆橋。美中現有各個層級的對話機制,溝通順暢,美方仍主動邀請習近平等各國領導人出席川普就職典禮,積極創造與盟友、對手和競爭者公開對話的範例。
面對當前兩岸缺乏互動的現實,雖陸委會無力打開官方對話的大門,卻有意對民間交流設卡關窗,該承擔兩岸潤滑劑的反卻成了民間交流的煞車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