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瀛遍路】遊中尊寺,看藤原家起落

文/陳佩瑜 |2024.12.05
232觀看次
字級
擺放藤原氏當主棺木的金色堂。圖/陳佩瑜
武藏坊弁慶立往生舊跡碑。圖/陳佩瑜

文/陳佩瑜

位於日本東北岩手縣的中尊寺,是二○一一年被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平泉──表現佛教國土(淨土)的建築、庭園及考古學的遺跡群」之一。

一般稱中尊寺開山者為慈覺大師圓仁,他也是日本天台宗開創者最澄的弟子。九世紀時,此處僅是弘台壽院草庵;直至平安時代(七九四~一一八五),東北豪族藤原清衡(奧州藤原氏初代)開始建設平泉町,並於十二世紀初對中尊寺進行大規模的堂塔建設。

藤原清衡因為在戰亂中失去父親和妻子,被迫兄弟相爭,因此秉持非戰決心創建中尊寺,不分敵我地祭奠十一世紀後半在東北長期戰亂(奧州十二年合戰)中亡故的人們,期望通過傳揚佛教實現和平的理想社會。

中尊寺本堂供奉阿彌陀佛,當我站在堂前望著身高五公尺、宏偉莊嚴的金身法相,瞬時法喜充滿。藤原清衡在〈中尊寺建立供養願文〉裡將此寺描述為「諸佛摩頂之場」,意即只要身處此「場」,佛就會撫摸參拜者頭頂,言道:「啊,你來啦、你來啦!」

園區內有個「弁慶堂」,祭祀源義經最親近的家臣──武藏坊弁慶。

話說,鎌倉幕府創建者源賴朝爭天下時,曾與同父異母的弟弟源義經攜手起兵。之後源義經因功高震主為兄長猜忌,最終反目成仇,源賴朝遂於全國追捕源義經;而藤原氏第三代當主藤原秀衡由於收留源義經,也受到源賴朝的討伐。

藤原秀衡死後,第四代當主藤原泰衡無視父親保護源義經的遺願,為討好源賴朝,決定帶兵襲擊源義經。武藏坊弁慶寡不敵眾,保護主人至最後一刻,被萬箭穿心仍不動如山,敵軍竟無法確定生死,許久後才知他已「立往生」。

步出中尊寺園區,在停車場旁發現「武藏坊弁慶立往生舊跡碑」,不禁感嘆:「八百多年前,弁慶就是站在這兒立往生哪!」透過腳下所踏土地,似乎能感受到八百年前那一幕的震撼。

至於故事結局,藤原泰衡打錯算盤,被利用完後仍為源賴朝所征討。逃亡途中,為部下所弒,將首級獻給源賴朝,奧州藤原氏至此滅亡。

園區內最馳名者為「金色堂」,內部除數尊雕工精細的金箔佛陀與菩薩外,還有奧州藤原氏四位當主的墓堂,包括三副金棺與藤原泰衡被八吋長釘穿過的首級。

走一圈中尊寺,也看盡了一個家族的百年興衰,從建立和平淨土而起,以殺伐不義告終。藤原泰衡縱然無顏面對,他的首級也要千秋萬世地對著三代祖先懺悔謝罪。

沒想到,故事還沒結束。

一九五○年,研究人員在藤原泰衡首桶中發現百粒蓮籽,經過四十八年努力培植,成功復育後以「中尊寺蓮」之名廣為人知。

沿著金色堂一旁的小路向下走,可見蓮池一座。每年夏季於池中綻放的粉紅色中尊寺蓮,彷彿用她的重生展現了寬恕,同時向人們細語著:不要放棄追尋淨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