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觀念、心念,對人的一生影響重大。假如我們的觀念裡,看到每一個人都存有感謝的心,會覺得這個世界很美好。
圖/人間社記者李明軒
文/星雲大師
時間:1990年4月14日 地點:高雄文殊講堂
有了般若,可以觀空自在。空是不定形的,擺到茶杯裡的空是圓形的,紙箱裡的空是方形的;空沒有相,給它什麼樣的空間,它就是什麼樣子。空也好像是拳頭,拳頭是「有」,一張開就「沒有」了;其實,五根手指是拳頭,拳頭也是五根手指。所謂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是變化無礙的。這個拳頭,打你一拳,你會告我打人;幫你捶背,你會感謝我;同一個拳頭,用法不同,意義就不一樣了。所以,般若有什麼用?端在它的巧妙運用!
三、般若與生活
思想、觀念、心念,對人的一生影響重大。假如我們的觀念裡,看到每一個人都存有感謝的心,會覺得這個世界很美好。所以說:「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心可以畫出美麗的世界,美好的人間。
我們想過一個怎樣的人生?心裡時時地念著別人的好處,念著別人的善處,念著慈悲,念著友愛,念著感恩,念著真實,就能成就當下的淨土。以下分四點說明般若和生活的關係。
(一)般若的處世
我們常說「做人難,人難做」,處世確實不簡單,不過,有了般若,處世就不艱難。比方說,有了般若,你和我不是對待的,你我原來是一體的。我身上流血、流膿,我不會嫌棄,我會用心的洗滌、敷藥、包紮保護,因為這是我身上的瘡。
如果把一切眾生,好或不好都視為我的兄弟姐妹一樣,就不會有你我對待的痛苦;或者和別人的立場調換,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也很容易起慈悲心。我經常提倡的「你大我小、你對我錯、你好我壞、你有我無、你樂我苦」,即是般若的妙用,能夠實行則受用無窮,運用如此的般若處世,自然能事事順遂、做人成功。
(二)般若的思想
心中所想都是美好的,則所見世間人都很美好,都是有緣人,而會生起報答回饋、廣結善緣的歡喜心,這就是般若的思想。
有三個愁雲滿面的信徒,去請教無德禪師,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快樂?
無德禪師問:「你們先說說自己活著是為了什麼?」
甲信徒說:「因為我不願意死,所以我活著。」
乙信徒說:「因為我希望我老年的時候,兒孫滿堂,會比今天好,所以我活著。」
丙信徒說:「因為我有一家老小靠我撫養,我不能死,所以我活著。」
無德禪師告訴他們:「你們當然都不會快樂,因為你們的活,只是由於恐懼死亡,由於等待年老,由於不得已的責任,卻不是由於理想、責任。人若失去了理想和責任,就不可能活得快樂。」
甲乙丙三位信徒齊聲道:「那請問禪師,我們要怎樣生活才能快樂呢?」
無德禪師:「你們認為得到什麼才會快樂呢?」
甲信徒說:「有了金錢,我就會快樂了。」
乙信徒說:「有了愛情,我就會快樂了。」
丙信徒說:「有了名譽,我就會快樂了。」
無德禪師聽後,深深不以為然,就告誡信徒:「你們這種想法,當然永遠不會快樂。當你們有了金錢、愛情、名譽以後,煩惱憂鬱就會隨著後面占有了你。」
三位信徒無可奈何的說:「那我們怎麼辦呢?」
無德禪師:「首先,你們須改變觀念,金錢要能布施才有快樂,愛情要肯奉獻才有快樂,名譽要用來服務大眾才會快樂。」
外在的一切,終不是究竟、長久的快樂。改變觀念,擁有般若的思想,才是生活快樂之道。
(三)般若的生活
所謂般若的生活,是一個人能大能小、能有能無、能多能少、能早能晚、能忙能閒、能高能低、能退能進、能苦能樂、能富能窮。每一個人都有其本性的性能,有的人性能很好,有的人性能不好。
有用的人生,是無所不能的。人人具有般若的本性,也應該能過般若的生活,有了般若,一杯茶的味道就不一樣;有了般若,別人罵我,是在替我消災;有了般若,錢被人家倒閉了,當作是過去欠他的。般若會讓我們在生活中不瞋不怒,安然自在。
(四)般若的教化
有了般若,教化自然不同。
在妙善禪師的金山寺旁,有一條小街,住了一個貧窮的老婆婆,與獨生子相依為命。偏偏這兒子忤逆凶橫,經常呵罵母親。妙善禪師知道這件事後,便常去安慰這老婆婆,和他說些因果輪迴的道理。逆子非常討厭禪師常來家裡,有一天起了惡念,悄悄拿著糞桶躲在門外,等妙善禪師走出來,便將糞桶向禪師兜頭一蓋,剎那腥臭汙穢的糞尿淋滿禪師全身,引來一大群人看熱鬧。
妙善禪師卻不氣不怒,一直頂著馬桶跑到金山寺前的河邊,才緩緩的把馬桶取下來,旁觀的人看到此狼狽相,更加哄然大笑,妙善禪師毫不在意的說道:「這有什麼可笑的?人身本來就是眾穢所集的大糞桶,大糞桶上面加個小糞桶,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有人問他:「禪師你不覺得難過嗎?」
妙善禪師道:「我一點也不難過,老婆婆的兒子慈悲我,給我醍醐灌頂,我正覺得自在哩!」
後來那忤逆的兒子為禪師的慈悲感動,改過自新,就向禪師懺悔謝罪,禪師歡歡喜喜的對他開示:「父母養育之恩山高水深,不能好好孝養,反而打罵犯上,如此不孝,何以為人?」
受了禪師的感化,逆子從此痛改前非,竟以孝名聲聞鄉里。
禪師把人體看作是大的糞桶,並且不嫌棄糞尿之臭之恥,是他的般若智慧,因此而感化逆子痛改前非,更是他般若的教化。
常有人問我:「佛陀現在在哪裡呀?」有緣佛出世,無緣佛入滅。佛在哪裡?佛是無處不在,無處不遍。
心中有佛,佛就在我心中,所以有佛法,就會有般若。因此,以般若智慧來看人生,沒有生死,沒有生滅。在般若、涅槃的世界裡,沒有你我的對待,沒有時空的限制,沒有生死的輪迴,不在三界內,超脫於無形中,這就是般若的人生,是真正的解脫自在。如果能認識空,證悟般若,那就是我們永恆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