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吞嚥困難是中風病患常見症狀,除此之外,如胃食道逆流、老化、失智症、帕金森氏症、頭頸部或消化道腫瘤及牙齒鬆動,亦可能造成類似症狀。醫師提醒,唯有詳細病史詢問、理學檢查及實驗室檢查,才能正確診斷,從而克服吞嚥困難、重拾飲食樂趣。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耳鼻喉科主治醫師余育霖指出,病史詢問可了解病患的飲食型態、用餐狀況、過去病史。理學檢查可初步了解是否有解剖構造上的異常如牙齒鬆動、咽喉部或頭頸部腫塊,或是神經學上的異常如聲帶麻痺、咳嗽反射減弱、口咽部無力。
一名八十六歲女性失智症患者,日前因吸入性肺炎住院後,持續使用鼻胃管灌食。接受語言治療師三個月吞嚥訓練後,再無吞嚥前洩漏狀況且咽喉部殘餘食團減少,顯示吞嚥功能改善,移除鼻胃管恢復由口進食指日可待。
余育霖表示,台灣長照機構中有百分之九十四病患使用鼻胃管,居全球之冠。其實鼻胃管並非治療吞嚥困難的唯一解方。大部分神經學或退化性疾病,可藉由吞嚥復健改善;另外,也可諮詢營養師,做食物質地方面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