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清
七夕節,是民間流傳牛郎與織女的故事,我們家是務農本省人,每年農曆七月七日黃昏,母親會在晒穀場擺桌,供上胭脂水粉,庭院現摘七種花,和這道被客家人稱為牛汶水的黑糖麻糬,不識字的母親,很多歷史典故和傳說,全部來自歌仔戲傳唱,童年時母親告訴我,用大拇指按壓糯米這個凹洞,是用來裝鵲橋相會「織女的眼淚」,當時年紀雖小,但的確見證過好幾次,祭拜的黃昏,天空飄幾滴鵝毛小雨的巧合,也是我記憶中,勤勞母親做過最浪漫的事。
大學畢業母親過世,七夕的祭拜只成追憶,醫院退休後我購地成為農婦,也種植木鱉果和蝶豆藍花,想念母親時,我經常做成三色黑糖麻糬;彷彿可以鮮活回到記憶中軌跡,和母親一起做織女淚盒的歲月。
三色黑糖麻糬
食 材
木鱉果半個、乾燥蝶豆藍花適量、黑糖半斤、老薑半塊、桂圓乾酌量、糯米粉一斤
作 法
❶糯米粉各200g,分別放入3盆中。
❷木鱉果種籽皮入200c.c.水中捏揉出橙色再過濾,取140c.c.倒入第一盆中揉成糰。
❸蝶豆藍花入200c.c.溫熱水中浸泡出藍色再過濾,水冷取140c.c.和另外一杯140c.c.水,分別倒入第二、三盆中揉成糰。
❹將上述3種糯米糰分別揉至光滑,取適當大小,搓圓後壓成扁平狀,再用大拇指輕壓出凹痕。
❺黑糖入平底鍋,小火加熱至香氣飄出,加入水、老薑片、桂圓肉,煮沸後,再將糯米淚盒放入,煮至浮起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