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再度當選美國總統後,由於競選期間他曾多次發表對台灣不友善言論,例如指控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生意,不滿台灣「未支付保護費」等,讓不少人擔心,川普重返白宮將是台灣的噩夢。
不過隨著他加快組織新政府班底,這樣的擔心似乎有了轉變。已知川普將延攬佛州聯邦參議員盧比歐出任國務卿,佛州聯邦眾議員沃茲擔任白宮國家安全顧問,他們兩人在國會時,被公認為對中國最強硬的鷹派人物。
盧比歐曾因新疆與香港議題,兩度被中方點名制裁。沃茲則是第一個主張杯葛二○二二年北京冬季奧運的美國眾議員,理由是中共對維吾爾人進行種族滅絕和大規模拘留。
同時他們也都力挺台灣。盧比歐任內曾提出多項挺台法案,要求美方不再限制售台武器必須為防衛性質,並呼籲美台進行完整規模軍演,以及要求提升美國在台協會地位等。沃茲則在二○二一年提出《台灣防衛法案》,主旨是確保美國有能力阻止共軍入侵台灣。
而川普提名的國防部長赫塞斯、中央情報局局長拉特克利夫、駐聯合國大使斯特凡尼克及出任「貿易沙皇」的賴海哲,也都以對中立場強硬著稱,顯示他未來四年的國政主軸將是「美國優先、遏制中國」。
但川普新政府雖然反中,是否就等於挺台,仍是一個疑問,因為他同時也任命了親中的馬斯克領導新設的「政府效率部」。雖然「政府效率部」屬諮詢小組,但以川普對他的推崇與倚重,不難想像馬斯克對川普的決策必有很大影響力。
馬斯克一向對中國大陸讚譽有加,他反對美中「科技脫鉤」,更曾形容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就像美國的一個州卻沒有統一,從中國的立場看,統一是百分之百會發生的事。因此他認為台灣應當接受一國兩制,成為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
華府有些專家認為,由於川普偏好私密外交,可能會把馬斯克視為美中之間的重要橋梁,而馬斯克是極少數能見到川普和習近平的企業家,自然是進行美中祕密溝通的第一人選。已有消息稱,中方寄望馬斯克成為下一個季辛吉。
因之接下來美國與台灣的關係,就要看華府與北京關係如何演變。其中最大的變數,是未來美國對中政策是川普自己掌控全局,還是由他的國安團隊主導。如果是像他第一任那樣,放任國安團隊主導對中政策,對台灣自然相對有利。
不過現在的川普已經不同於四年前,他已無連任壓力,又擁有完全執政優勢,將會努力追求歷史地位,好讓「美國再次偉大」。這當中,如何應對中國挑戰,除了國安團隊,還要看他提名誰來擔任財政部長及商務部長,這兩個職位對川普能否與中國完成有利於美國的「大交易」至關重要。
從川普這次挑選內閣人選的標準,很明顯就是要對他超級忠誠,意味他的閣員無論持何立場,仍需把執行川普政策和意志擺在第一位。這點,即便是現在川普身邊當紅炸子雞的馬斯克,也不能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