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為了發揮反攻戰力,出動幾十架無人機,突襲莫斯科,導致機場停擺,俄國各地傳出不小損傷。而俄國也不遑多讓,出動一百四十多架無人機,進攻基輔,造成數十人死傷。無人機的戰鬥力與殺傷力,讓世界不得不重新評估現代戰爭的形態。
無人機的好處即是不用付出高成本,即可達到轟炸、戰鬥的效果。只要出動的無人機夠多,而能負載的炸彈、攻擊彈夠強大,則其小型而低成本的效能,確實可達到過去所未能想像的破壞力。以烏克蘭來說。其飛機製造能力自然不敵俄羅斯,攻擊機如轟炸機可能早被雷達偵測到,反而是小型的無人機,雖然速度與性能不及飛機,卻可達到出人意表的效果。
另一種是自殺機。日本在二戰後期的空戰中,因不敵美軍大艦艇,大量使用神風敢死隊的攻擊法,以「一人、一機、一彈換一艦」的要求,對美國海軍艦艇編隊、登陸部隊及固定集群目標,進行自殺式攻擊。據統計,神風敢死隊共造成四千餘名飛行員的喪生,卻造成盟軍七千餘人的傷亡。軍事專家認為,這根本是用飛行員制導航空炸彈,因此命中率遠高於傳統炸彈,(高達百分之二十四),破壞力也更大。尤其是航空母艦。
現代的無人機則完全可以取代飛行員。這是由於導航設備的使用,使目標更為精確;其精確程度,甚至可直穿二樓窗口,追蹤並命中目標。如果在現代戰爭中,用無人機當做自殺式攻擊機,更可以用大數據導航,也不必特別訓練,且無人機數量更多。想想以數百無人機攻擊航艦,那是什麼場景呢!
看看今年十月十六日,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瑪斯)的主要領導人辛瓦在加薩地帶的以軍行動中喪生。令人驚駭的是,現場照片顯示,辛瓦的屍體上有多處傷口,一隻腿被炸斷,在無人機飛進廢墟樓中找到辛瓦時,辛瓦從地下撿起一根棒子扔向了無人機,進行最後抵抗。而無人機迅速射殺了他,並取得他的血液進行DNA化驗,確認死者身分無誤。
這一連串的功能,代表了無人機的搜尋、擊殺、辨識功能,背後其實負載著指揮系統與龐大的大數據功能,那不是一架小小的無人飛機,是長長的一條龍,一個巨大的團隊,在支撐其攻擊,力量何其強大。
當我們眼見俄烏戰爭中的無人機使用是如此廣泛而深入敵境,俄烏雙方都在大量使用,可預見未來的戰爭形態將發生重大改變。大型轟炸與飛彈攻擊固然可怕,但無人機的突襲與精準打擊,卻可以對敵人產生威懾作用,達到準確的破壞,並立即擾亂敵人的作戰計畫,從而產生反擊的效果。同時,新型的更大體量的無人機,在戰爭中可載運飛彈、小型無人機等重大攻擊武器,達到雙重的攻擊效果。多種運用方式,仍不斷在開發中,這讓價格遠為便宜的無人機會被運用在更廣泛的領域。
總之,未來戰爭隨著無人機的運用,而有更為多樣複雜的變化。從暗殺、突襲、精準斬殺、到發動突擊戰、暗夜空襲、神風式自殺攻擊等等,已改變了戰爭型態。兩岸距離如此之近,中國大陸又是無人機最大的研發國與生產國,台灣不可無此研究,以為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