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說

整理/黃思維 |2024.11.07
3548觀看次
字級
整理/黃思維
整理/黃思維

整理/黃思維

01

凱特琳.帕維(Katelyn Pavey)因先天異常沒有長出左臂,但她沒有被殘疾打倒,靠著「相信我能」的堅定信念,再加上持續的練習及運動天賦,2023年成功入選肯塔基基督教大學女子壘球隊,也讓她獲得美國大學運動員獎學金。凱特琳說:

「各種說我做不到的質疑,反而變成了前進的最好動力。」



02

知名律師呂秋遠和兩位好友,2023年從完全門外漢的狀態下開始訓練騎自行車,同年10月完成從東京騎到京都的公路壯遊之旅;他認為,要開啟一個新的經驗,不管是騎車、跑步或是參加某項活動,最重要的就是要付諸行動。呂秋遠表示:

「自己可以決定的人生,恐怕不到3分之1。別等到遊樂場要打烊了,才發現自己還有一手代幣沒花完。」



03

藝人趙樹海是演藝圈中最早實踐「斜槓」的代表,不僅會主持、演戲,他還是民歌歌手;近年淡出演藝圈的他積極投入創作,面對過往的人生巔峰已過,他不覺得可惜,反而接受變老的生命,且持續投注心力在「插畫作家」及「童謠製作人」這兩個新身分。 趙樹海說:

「比起登頂,沿路的風景更值得珍惜。」



04

巴西球王比利2022年因大腸癌離世,出生在平民窟的他,因為沒有錢買足球,只能用塞著報紙的襪子來踢,勤奮與努力讓他在15歲時就加入國家代表隊,17歲即幫助球隊奪得州聯賽冠軍,也是世界盃足球賽史上最年輕的球員。比利說:

「成功不是偶然,是來自努力、堅持、學習、鑽研、犧牲,還有最重要的,就是熱愛你做的事情。」



05

現任基隆市政府社會處處長楊玉欣,19歲時確診罹患「三好氏遠端肌肉無力症」,19歲時就被醫師宣告未來會全身癱瘓,但她沒有自怨自艾,更長期為罕病、身障族群爭取權益。2019《病人自主權利法》通過,她正是這部以病人為主體的醫療法重要推手之一。楊玉欣認為:

「活出生命的喜悅,就能學習、服務並貢獻自己人生。」



06

黃雅珉1984年以「城市少女」出道,受到眾多歌迷們的喜歡。淡出螢幕前的她,雖然遠離所有掌聲和目光,也經歷歲月流逝、角色變換,她沒有忘記自己埋藏在心中已久的願望──與大眾親近,因此在新店山區開了一間民宿。黃雅珉說:

「我是非常簡單的人,想得不多、但愛得很多。」



07

美國電影導演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在59歲時才重返大學完成學位,因為他早在高中時就發現自己此生的職志是拍電影;被診斷出患有閱讀障礙的他,發現用相機拍攝和親手剪輯時,能夠克服自己的恐懼和不安全感,他也用拍電影的熱忱化解受到欺負、障礙所帶來的困擾。史蒂芬認為:

「去聽你心裡的聲音,那些聲音會告訴你,你想做什麼。」



08

蔡阿嘎從2008年開始拍YouTube影片,站在台灣YouTuber的制高點、被視為公眾人物後,他每天會在網路上面對無數不認同及批評。面對這些負面聲浪,他明白只要是工作就必然會遇到失敗,不如先學習面對挫折。蔡阿嘎說:  

「如何從失敗中站起來繼續前進,永遠是人生的重要課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