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藍筱琦
文/藍筱琦
人在異鄉,要不卑不亢,必要的時候,家長要能夠為自己的的孩子站出來……
唸完小五、小六兩學年,兒子的荷蘭文,從鴨子聽雷進步到聽說讀寫完全流利,並且以優異的成績進入附近城市的一線中學就讀。
荷蘭的學制,學生在小學畢業時,就由老師推薦以及考試成績來分流,成績最好的進入六年制中學,準備以後上大學。不是所有人都要唸大學的,因為不是一定要大學學歷才能找到工作,例如國小老師是不需要大學學歷的,市政府的行政人員也不用。每年差不多四分之一的學生念六年制的中學,另外還有五年制和四年制的中學。
就在兒子入學後的第一個十二月班級同樂會上,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十二月五號是荷蘭的聖尼可拉斯節,這個節日在當地重要性大於耶誕節,像是我們的過年,是家族團聚的傳統節日。那天,兒子班上也舉行小天使小主人的送禮物活動,每個人要寫首詩給對方,兒子自作聰明寫了一首諷刺口吻的詩,時間離萬聖節不遠,他的詩用字也鬼怪了起來。但是,不同文化真的不知道玩笑可以開到哪,總之這首詩,同學們看了一笑置之,班導師卻直接報告訓導主任,做父母的我們因此被校方約談。
我記得那天在訓導主任辦公室,班導師把事情重述一遍,主任第一句話,用荷蘭文問我兒子,在新生訓練時,我們講過要be kind(友善);你今天這個行為是be kind嗎?兒子回答說不是;教務主任立刻接著說,這樣的話你覺得你適合繼續待在這個學校嗎?
晴。天。霹。靂。
我立刻感覺這談話風頭不對,是要把我小孩踢出學校嗎?不可以這樣欺負人吧!我馬上表達了我的立場。
一、是的,他寫的詩是不對的。但學校教育,對於犯錯的孩子,是要放棄他,讓他繼續墜落,還是要把他扶起來,接住他,走回正途?
二、當天,班導師要求他立刻從同樂會現場離開,他在騎車回家的路上,打了兩次電話給我,完全亂了方寸,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什麼?我問,如果這當中發生什麼意外誰要負責?在我工作的美國學校,如果學生在班上犯錯,是先把孩子送到校長辦公室,通知家長來接。請問學校的SOP是什麼?班導師這麼處理是不是有瑕疵?
三、兒子隔天也立刻在全班同學面前,跟對方道歉了,該同學也表示原諒他了,這樣不算是一個和好的過程嗎?我們身為家長,也在事發當天和隔天都發email告知我們在家裡處理談話的狀況,我們是嚴正對待此事的。
我用超流利的英文一打二(訓導和班導),理直氣和的講得很清楚。最後,一向沉穩的先生再補一句,我覺得你們學校要很小心喔,如果接下來我兒子(心理發展)發生什麼狀況的話!我家先生這位台客,用台式鄉土劇撂狠話,我覺得講到重點了。
事件發生後兩年,我在學校又遇過這兩位師長,再看看五育均衡表現特佳的兒子,她們都對我很客氣的點頭微笑。現在兒子已經上大學了,再回頭看,還是覺得人在異鄉,要不卑不亢,必要的時候,家長要能夠為自己的的孩子站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