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藍筱琦
文/藍筱琦
養育孩子的過程,就像人生中一場漫長而刺激的闖關遊戲,從嬰兒時期的呵護,幼兒階段的陪伴,小學時期的學習,青春期的磨合,到大學獨立、離家生活,甚至未來的就業與成家,每一個階段都有挑戰,也充滿甜蜜的回憶。而當孩子踏出家門,展翅高飛時,身為父母的我們,準備好了嗎?
在荷蘭,高中畢業後搬出去獨立生活,是普遍的現象,所以,從青春期的衝撞到搬出去,對大部分的家長是非常清晰深刻的一段經歷。青春期孩子的教養過程,不亞於生產時的陣痛啊!
高中畢業離家之後,許多年輕人會自己打工賺取生活費,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我家兒子也不例外,當他確定大學錄取後,就迫不及待地開始尋找租屋。荷蘭的租屋市場競爭激烈,有套房有雅房,更多的是一般民房幾位室友共租這種,許多學生需要經過層層篩選才能獲得租房資格。他寄出了二十五封申請,獲得五次面試邀請,終於在最後一場成功入選,這過程完全沒有家長的參與。
與台灣或其他亞洲地區不同,這裡的租屋面試並非房東決定,而是由現任房客們共同決議。他們會邀請幾位申請者一起來聊天,了解彼此的生活習慣與興趣愛好,確保能夠和諧共處。這樣的篩選方式讓學生們在搬入後更容易適應,也培養了良好的室友情誼。兒子搬出去一年多了,與室友們關係融洽,因為外食費用高,還會分工買菜煮飯,一起享用晚餐,這讓我想起自己大學時代的室友情誼,三十年過去仍然維繫著。
然而,當兒子離巢的那一刻,內心的衝擊卻是難以言喻的。他不僅搬空了房間,甚至連家裡的鑰匙都留下來了!那一瞬間,我忍不住驚了一下,心裡浮現一個問題:這是代表他真的「不回來了」嗎?
當然,他還是會回來,還是會和家人聊天、分享生活,但更多時候,他回家只是吃頓飯,隨即與朋友相約出門。孩子的成長,本就是一次次的放手,我明白這是他必經的獨立過程,帶著我們為他準備的羽翼去飛翔。然而,說不擔心、不失落,是不可能的。
因為見面的時間少了,我常常忍不住在短短的相聚時光裡,把所有的叮嚀一次交代清楚。有一次,他才剛下車,就傳來一長串簡訊抗議:「媽媽,短短的一段車程,你已經念得我喘不過氣了!我做得很好了,請讓我做我自己吧!」
這番話像是一記當頭棒喝,提醒我應該相信他的能力,相信他已經擁有足夠的羽翼去迎接挑戰。如今,他一邊念書,一邊打工存旅費,已經去過紐約和墨西哥自駕旅行。這樣的他,確實已經準備好展開自己的人生旅程。
作為母親,我知道自己該放手了。這場育兒遊戲來到了最後幾關,而他,已經開始創建自己的帳號,進入屬於他的人生挑戰。滿血出發吧,我的大男孩!媽媽永遠是你的後盾,但未來的路,由你自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