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的生活,隨著六根追逐虛妄的六塵,活在虛妄不實的世界,容易顛倒妄想,起惑造業,輪迴不已。圖/Pexels
文/星雲大師
般若是諸佛菩薩親證諸法實相的一種「圓明本覺智」,是離一切迷情妄想的「清淨無分別智」,是通達一切法自性本空、本無所得的「真實無相智」。凡夫只要具有正知正見,就可以勉強稱得上是有般若智慧,但真正的般若則要到證悟成佛才能證得,因此《法華經》說:「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大智度論》也說:「般若者,一切諸智慧中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更無勝者窮盡到邊。」
般若是佛陀的層次,是證悟了自性般若之後,本體與現象不二的境界。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明星,所證悟的就是般若緣起。般若是萬物之本、萬眾之性,般若是吾人不死的生命,這就是般若的「體」;般若如花、如火炬、如光明、如慈母、如船筏,這就是般若的「相」;有了般若,就能善用智慧,幽默、巧妙地解決問題,這就是般若的「用」。一個人有了般若,凡事都能想得開,想得通,想得透;能夠超越一切人我、是非、有無、好壞的對待,這就是般若。
平常我們說地藏王菩薩在地獄度生,他到底苦不苦?不苦,因為有般若。窮苦人家,父母含辛茹苦扶養兒女,因為有慈悲心,所以不苦;慈悲、母愛,就是般若。監獄的管理員,抱著為人服務之心,不苦;如果以管人之心虐待人,就會覺得苦。監獄裡的犯人,如果有懺悔之心,藉機反省、改過,不苦;如果心生不滿,怨嘆懷恨,則苦。
苦與不苦,分別在心境,心境也能看出一個人有沒有般若,有般若就能處理一切事,看一切事都用平常心,例如智通禪師悟到「師姑原來是女人做的」,能夠從一般平常的事裡看出佛法,這就是般若。
般若有知苦滅苦,觀空自在的功用,一般凡夫的生活,每天隨著六根追逐虛妄的六塵,於是活在虛妄不實的世界,容易顛倒妄想,起惑造業,因此輪迴不已。沒有般若的人生,欠缺正見,容易為外境煩惱所轉;有了般若,便可以開發自性之光,證悟自己真實的生命,從生死的此岸安渡到解脫的彼岸,此即「般若波羅蜜」。
般若的妙用不僅在徹悟諸法實相,離一切虛妄而得解脫,更重要的是,菩薩行六度波羅蜜時,以般若為首,則能「喜捨不作施想,持戒不著戒相,忍辱離於我執,精進不生驕慢,禪修不戀定境」。所以經云:「般若為導,五度為伴;若無般若,五度如盲。」意思是說,五度是世間法,因為有般若才能成為出世間法。
例如:六度之布施,世間很多慈善團體,乃至一般人也在做,但是因為沒有「般若」,所以不究竟;有了般若就能「三輪體空」,泯除能施與所施的對待,所以是不共世間,不同於世間法。也就是說,「布施」而有般若,才能三輪體空;「持戒」而有般若,才能饒益眾生;「忍辱」而有般若,才能無生法忍;「精進」而有般若,才能奮而不懈;「禪定」而有般若,才能證悟覺道。
般若能攝導五度趣入「波羅蜜」,因此布施等五度要能成就「波羅蜜多」,一定要以無所得的般若為方便而修,否則「若布施無般若,唯得一世榮,後受餘殃債;若持戒無般若,暫生上欲界,還墮泥犁中;若忍辱無般若,報得端正形,不證寂滅忍;若精進無般若,徒興生滅功,不趣真常海;若禪定無般若,但行色界禪,不入金剛定;若萬善無般若,空成有漏因,不契無為果。」所以佛教所講一切法,凡無般若,皆為世法;一切法有了般若,才是佛法。
般若能「導六度萬行以入智海」,這是般若的一大功用。般若為六度的根本,是一切善法的淵源,能夠度越生死之海,到達菩提彼岸,因此稱為「諸佛之母」。般若有三種:
(一)實相般若:是般若的理體,眾生所本具,離一切虛妄之相,是般若的實性,即一切種智。
(二)觀照般若:是觀照實相的實智,了知諸法沒有自性,所以稱為觀照,即一切智。
(三)方便般若:是分別諸法的權智,善巧分別諸法,稱為方便,即道種智。
方便般若是推理判斷一切諸法的差別相,觀照般若是洞悉一切諸法的真實相,這兩種般若的妙用都發自於實相般若,所以說實相般若是般若的本性,是每一眾生本來具有的自性光明。要開發這種智慧,需要從佛法中精勤修學,由淺至深,逐次前進。依其方式有:
(一)聞所成慧:由親近善知識,聽經聞法;或閱讀佛典,從文義中生起信解所得的智慧。
(二)思所成慧:以聞慧為基礎,對法義深入思惟、觀察,深刻體會佛法妙諦所得的智慧。要成就思所成慧,應按照佛陀所說的「四依止」: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來揀擇、審度,才能正確體會佛陀說法的究竟意義。
(三)修所成慧:依據聞、思二慧理解佛法後,依照法義,精勤修持與定心相應的觀慧,叫修所成慧。由此有漏的聞思修慧,引發得到能所不二的般若實相慧,才能離煩惱而得解脫。
般若是通達諸法真理、指向人生正途的法炬。般若不是外來的知識,而是眾生的清淨光明本性,是眾生的本來面目;般若是法身、實相、真如、自性、佛性的同義詞。佛性人人本自具足,因此六祖惠能大師說:「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若能「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得般若。
但是六祖大師也說:「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每個人都有一顆心,只是一般人所了解的是肉團心、妄想心、分別心,卻忽略了本自具足的靈知心,這才是真心。真心就是般若,有了般若,宇宙世界皆在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