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民眾透過口腔進食供給人體營養的觀念以醫學觀點未必正確,醫生說,特別是癌症患者所攝取的營養會和腫瘤一起分享,以致呈現「負代謝」的狀況;針對腫瘤的患者,醫生主張術前營養足夠才有體力和免疫力應付手術,術後則助於降低併發症。
阮綜合醫院大腸直腸科主任趙東波昨日指出,營養對於癌症患者是很重要的體力補給,但為避免病患所攝入營養持續養大腫瘤,過去醫生都會建議盡快進行手術切除腫瘤,不過現今的醫療觀念認為癌症患者的營養已經不夠了,第一優先應是讓病患有足夠的營養才有體力以應付手術。
該如何透過飲食讓癌症患者有足夠的營養?趙東波表示醫學推算,病患在接受手術前每天所需的營養熱量至少要超過兩千大卡,如果病患在食不下嚥的情形下,無法攝取足夠熱量,就要尋求其它的方式。
術前營養分為全靜脈營養和部分靜脈營養,即使只是周邊靜脈營養所提供的熱量,每天也可以達到一千多大卡,對患者的營養補給也有幫助;而術後需要有足夠的營養才能維持身體所需,才有足夠的免疫力抵抗癌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