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智慧】有禮貌的老鼠

文/陌上君 |2024.10.15
577觀看次
字級
圖/河童

文/陌上君

在我們生活中,許多人見到老鼠就忍不住尖叫,想要快速離開現場。在農村,老鼠因偷吃和啃壞東西而招人厭惡,人們也經常對老鼠有負面的印象,所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不是沒有原因的。

可是清朝有位學者記錄了一則有關老鼠的小故事,令人印象深刻,讀者們不妨看,或許老鼠的形象在你的心中會有所不同。

這位學者住在西湖的一棟房子裡,裡面鼠滿為患,每天晚上都會在桌子上跑來跑去,大搖大擺的有如在大馬路上穿行,如入無人之境。連桌子上蠟燭燒完的灰燼都不能倖免於難,全被吃光了。剛開始他非常討厭這些老鼠,後來轉念一想,應該是這些老鼠太飢餓了,餓到必須以蠟燭灰燼充飢。即使如此,他看自己的書籍、衣服都完好如初,沒有被老鼠毀壞,也就自我調整心態:「何必討厭牠們呢?」

過一小陣子之後,碰巧有人送他糕餅,晚上他就掰了一塊送給老鼠吃,之後老鼠就不再吃蠟燭了。有一天,他自己也吃了糕餅,發現味道不佳,便吐了出來,再將其餘還沒吃的糕餅一起放在桌上餵給老鼠吃。第二天醒來一看,他吃過吐出來的糕餅原封不動,還在桌子上,其餘的都被老鼠吃光了。

學者見狀,便笑說:「沒想到這些老鼠如此孤潔正直。」當天晚上,因為覺得自己對不起老鼠,他就在桌上放了兩塊糕餅,以對老鼠表達歉意。隔天發現,老鼠只吃掉其中一塊,學者便說:「原來這些老鼠不只孤潔正直,還懂得分寸和禮貌。」

看完這則故事,你有什麼感想呢?我想作者是想藉由故事表達,像老鼠這樣不見天光的生物都懂得君子之道,能克己復禮,沒有因此貪得無厭,去取得不需要或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難道身為萬物之靈的我們,言行不應該比老鼠來得高尚嗎?

古人云:「君子慎獨。」這個小故事正好提醒我們,當我們周圍有很多雙眼睛看著時,控制自己的貪念和惡念並不困難,難的是,當我們獨處,別人看不見、聽不到我們的時候,我們是否也能嚴格要求自己把持住欲望,不逾越身為「人」的行為準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