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哲學】價錢與價值

文/撒比娜 |2024.10.09
291觀看次
字級

文/撒比娜

愛惜舊物、節約資源似乎成為當代主流思潮,大量的工業生產已經耗盡地球有限的資源,節能省碳成為生活的新常態。但是多數人仍是喜新厭舊,仍無法克制過度消費的習慣,僅能勉以道德約束購買欲。其實,仔細整理自己常用的服飾用品,會發現並非昂貴或新物才是最合用的,新品入手,可能數年才穿用幾次,便成為深藏櫃中的舊物。

我最愛的水杯,就是在旅行途中的市集偶獲的手作陶杯,雖然不是連鎖家居用品店的高價品,但是放在每天工作的桌上,注入咖啡與茶香的同時,四周就會充滿異國氣息與旅行回憶,而且質地厚實,樣式也是獨一無二。

我最喜歡的休閒服,則是周末露天市集展示的棉質襯衫,僅僅約一個便當的價格,但是純棉好穿又適合自己的身形。雖然衣櫃塞得滿滿的,但是要找到幾件舒適合穿的衣服卻是不容易的。這件百餘元的襯衫,已經陪伴我度過無數出外趴趴走的好時光,每每穿上,總會啟動假日放輕鬆的密碼。

還有,我覺得最合用的提袋不是塑膠袋,而是拆解廢棄舊衣縫製的寬口肩背袋,耐用的合成纖維承重及防溼效果佳,拆下的衣扣,重新縫製於提袋表層,產製出新的趣味感,也讓舊衣免於深埋泥土之中、永難分解、回歸塵土的悲哀。

日常生活中的用品,愈來愈多是無名產製,但是經濟實惠、穿用合宜,這些並不需花很多錢的衣物器具,雖不如名牌精品高價,也難以展示社會地位,但是用少少的花費,就獲得高頻率的使用,其實就具有無價的高CP值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