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遠炫
魏晉時期的名士嵇康,才華洋溢又擅長琴藝,以一首〈廣陵散〉名動天下。他是曹魏宗室的駙馬爺,心裡的天秤自然是傾向曹魏,也盡量避免與司馬家族扯上關係;但嵇康的好友山濤,偏偏是司馬家族的成員,不得已他只好寫下〈與山巨源絕交書〉,希望劃清界線。
實際上,嵇康真正絕交的,是另一位好友呂安的哥哥呂巽。
嵇康除了與「竹林七賢」的山濤、阮籍、向秀關係良好,跟呂安、呂巽亦是好友。誰知呂巽因貪圖弟媳徐氏美色,竟用酒灌醉徐氏然後侵害得逞。呂安不齒哥哥作為,卻又不知該如何處理,於是找嵇康吐苦水。而呂巽為了自保,誣告呂安毆打母親,將自己的醜聞捏造成弟弟大逆不孝,呂安因此被判刑下獄。
嵇康知道後大怒,不但公開與呂巽絕交,並與向秀等人一起援救呂安。不幸的是,這起案件後來擴大變成了政治事件,被害人呂安遭栽贓嫁禍成「造反」,嵇康也因此被牽連成為造反分子。而陷害嵇康的,正是當年對他又敬又畏的鍾會。
鍾會年輕時曾寫了一本書,因嵇康不願理會他,只好把書丟到嵇康家的院子裡。後來,鍾會成了司馬昭身邊的紅人,以為嵇康會因此對他另眼相看,偏偏嵇康還是無視於他。惱羞成怒的鍾會於是藉呂安事件陷害嵇康,跟司馬昭說,人稱嵇康為「臥龍」,若放了他會有危險,其實也是因為司馬昭心裡根本容不下嵇康。
嵇康與呂安去世後,向秀內心非常痛苦,他實在不想當官,卻在司馬家族的逼迫下不得不出仕為官。而為了懷念老友嵇康與呂安,他還寫了一篇〈思舊賦〉表達自己的心境。
眼見好友被殺,向秀只能無奈地接受命運的安排,在濁世中避禍求存,同時寄情於注解戰國時期大思想家莊周所著之《莊子》,只可惜沒能完成就去世了。之後由郭象繼續他的志願,完成了《莊子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