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洪貞
時近中午,急著到市場買菜。老遠就看到剛洗完腎,拖著半籃子菜的李姐,正吃力的朝我的方向踽踽走來。我連忙走上前幫她拉菜籃車,並問她需不需要暫時休息一下,她搖頭並比著繼續走的手勢。
她家和我家只隔條巷子。年輕時她家開雜貨店,兼賣二十多種書報,我去買東西時,都會翻閱一下報刊。幾次後,她發現我和她一樣喜歡閱讀,於是歡迎我隨時上她家看書報。
有時我工作忙,好幾天未上門,她還會把報紙的副刊留給我,在那個資訊不發達的年代,她始終提供我豐富的精神食糧。或許因我們趣味相投,所以成了朋友,一起出遊時,她都會以「自家現成的」為由,幫我準備一份餐食,讓我非常感動。
後來,她們夫妻因年紀大,把店收了,我也沒再上她家。七、八年前得知她每星期要洗腎三次,但子女在外不方便陪伴。老公則住附近安養院,不上醫院的日子,賢慧的她一定會煮些小吃送去給老公嚐嚐,順便陪伴。
從那以後,我三不五時會刻意繞去她家,若大門深鎖我就離去,若門是敞開的,我就進門問候一下,順便看看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
每一回,當她握住我的手,說出很多感謝話時,我都告訴她,咱們隔巷而居數十年了,年老時還有機會可以相互關懷,分享生活日常,這樣深厚的機緣,多麼值得珍惜呀!不是嗎?
她眼眶含淚,微笑著猛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