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晶晶
用銅板買東西,人人都有過經驗,那麼,你知道硬幣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嗎?我們現在所使用的硬幣是從中央造幣廠設計鑄造出來的。
圖案設計 熔軋成餅
首先,我們看到的硬幣圖案設計,是來自中央造幣廠,由中央銀行審核後,再依照審定的圖案,由雕刻師塑成「石膏盤」。而石膏盤的圖案會先翻製成「樹脂盤」,再使用「縮刻機」或電腦雕刻機,依照所需要的尺寸,縮刻成鋼模;鋼模經由人工修整打磨後,成為原始模;原始模經過熱處理,再用壓模機反覆壓制,就形成了鑄幣所需的印花模,最後經由硬化處理,就能印鑄各類硬幣。
接下來,要先將銅、鎳、鋁等硬幣的主要原料,依照比例投入至熔爐熔解,再將金屬熔液倒入保溫爐中,由拉鑄機與捲片機捲片製成一噸重的鑄片片捲,稱作「熔煉」;然後將片捲送進粗軋機反覆軋到一定厚度之後,送進鐘罩式退火爐中退火,並且調整硬度,精軋出硬幣的標準厚度。
然後鑄片要導入「沖餅機」,沖製出固定直徑幣餅,再用「光邊機」將邊緣滾光,形成一定弧度與直徑,等幣餅退火、酸洗一貫作業後,就形成一般流通硬幣所需的光餅,一旦光餅送入自動簡餅機檢驗,篩選合格完,就能進工廠等待壓印。
成幣檢驗 包裝入庫
等到光餅精印花機印出硬幣的正反面之後,就製成我們所見的硬幣了,硬幣經過檢驗與技術包裝後,放入庫房,準備繳交中央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