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

文/晶晶  |2025.04.18
439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晶晶 

你看過或聽過表演者用口、齒、唇、舌、喉、鼻等發聲器官,模仿出大自然各種聲音,如飛禽猛獸、風雨雷電,以及爆炸聲、汽機車發動聲音、玻璃破碎聲音、各種樂器聲音或走路聲音等各種聲音的表演嗎?那些聲音都能使聽的人達到身臨其境的感受,而這種表演就是「口技」。

口腔模擬 各種聲音



一般來說,在中國古代,口技及手技、頂技等項目並列在雜技之中,不過近來較不做這樣的分類,且視為一種獨特的表演藝術。口技的源由可一直追溯至上古時代,人們為了狩獵,需要模仿鳥獸的聲音引誘獵捕而來的。

其實如果你有仔細觀察,某些表演者也會在口技表演的同時,加入腹語術的技巧,讓聲音聽起來忽遠忽近,彷彿真的有個音源在移動似的。

那麼,口技到底是怎樣練出來呢?基本上是透過大量的練習與經驗積累才能神乎其技練出來的。所以你可能也有疑問,練口技有沒有什麼技巧呢?當然是有的!

練習實踐 經驗效法



①培養口腔靈活性:透過吹氣球、吹口哨等練習,可以增強口腔的靈活性,提高口腔肌肉的靈活性與協調性。

②不斷實踐與練習:透過大量的實踐與練習,可以將不同的口技技能熟練掌握,適應不同類型的話題及場合,從而使表演更加自然與流暢。

③觀察與學習他人的表演:透過觀察與學習其他有經驗的表演者的表演方法,可以借鑒別人的經驗與技巧,以此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

當然,要讓口技表演更有趣與富有創意,需要不斷創新,讓表演更獨特。平常如果能多閱讀、練習寫作與演講等多種方式,亦可提高口語表達能力,進而更能表現出口技的精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