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 「多重用藥」可謂是老年人用藥最主要且常見的狀況,為呼籲家中有長者的民眾,重視多重用藥問題,台北慈濟醫院老人醫學科主任劉修勳,分享過去一名案例。
七十歲李奶奶有高血壓、憂鬱症等多重共病,需要服用近五種藥物控制,不料服藥一個月後,李奶奶因自覺身體虛弱、精神倦怠至台北慈濟醫院老人醫學科求診。經藥物檢視,發現李奶奶因多重用藥而出現低血鈉症狀,考量鈉離子濃度在短時間快速下降會造成中樞神經傷害,劉修勳醫師隨即將其轉往急診,由腎臟科團隊接手治療,所幸李奶奶就醫即時,接受妥適處置後平安出院。
「多重用藥並沒有明確定義,通常以用藥種類多寡評估,或者是否有多餘且不必要的藥物使用,一般而言,同時有五種以上用藥就能稱為多重用藥。」劉修勳說,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的分析,在台灣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將近三成都有多重用藥的情形。
他指出,老年化時代,長者容易合併出現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失智症、憂鬱症以及失眠等症狀,身體機能衰退也可能有服用止痛藥之必要,因此,導致長者多重用藥的原因,大致有下列三個因素:
一是病人本身患有多疾病因而需要多種藥物治療;二是病人習慣至坊間自行購買藥物服用;三是因藥物引起的副作用使醫師開立其他藥物再做治療,這些情況可能導致使用過多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