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匠人】李善明 汝瓷的含蓄之美打動人心 文/記者隋尚君 |2024.09.22 語音朗讀 58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李善明燒製的汝瓷作品《西遊記系列瓷盤》。圖/新華社在善窯廠車間的窯爐前,李善明查看汝瓷產品的燒製情況。圖/新華社在善窯廠車間裡,李善明(右)和女兒一起玩瓷泥。圖/新華社 文/記者隋尚君在保證汝瓷質量的同時,李善明還將傳統的青花、粉彩、玲瓏等工藝與汝瓷結合,創作出帶有自己風格的作品。「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詩中描繪的便是興盛於中國宋代的汝瓷,汝瓷因產於汝州得名,溫潤如玉的天青色也為其在陶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江西景德鎮,四十五歲的李善明就是一位專注於汝瓷技藝的陶瓷匠人。李善明並非科班出身,下肢還受小兒麻痹症影響,多年來的潛心琢磨靠的是對陶瓷的一腔熱愛。談及製瓷經歷,李善明說自己是「湖南人來江西景德鎮做河南瓷器」。堅定創立品牌決心李善明是湖南永州人,少時務農,中專還沒畢業,就跟朋友們走出大山遠赴廈門打工。一開始是在工藝品廠做陶瓷畫工,之後他又向廠裡的師傅學起了雕塑,幾年的學習讓李善明逐漸愛上了這項與泥為伴的藝術。二○○五年,李善明在朋友的介紹下來到「瓷都」景德鎮,一開始是幫大師雕刻陶瓷作品,後來逐漸建立起了自己的小作坊,主要做出口日用瓷的代工,但李善明的目標並不止於此。二○○九年,李善明將自己的幾件瓷器作品帶去了上海,沒想到廣受好評,這也堅定了他創立品牌的決心。雖然身在景德鎮,但李善明並未選用當地知名的青花瓷創立品牌,而是另闢蹊徑地選擇了汝瓷。「汝瓷,沉穩、素雅、含蓄、內斂,和我自己的性格有相似之處。」在李善明看來,汝瓷含蓄的自然美最能打動人心。陶瓷進入平常人家燒製汝瓷的過程卻並不容易,汝瓷的天青色要以瑪瑙入釉,顏色要青,要潤,要似玉非玉勝似玉。由於沒有釉水配方,除了去北京故宮看展品學習,去汝瓷的原產地河南找材料,李善明還透過燒製一窯又一窯的瓷器不斷嘗試。一次次增減瑪瑙含量,一次次調試窯溫,有時候一窯燒成,甚至拿不出一件像樣的成品。三年間,李善明燒了一千多窯,經手的試驗品超過十萬件,他屢燒屢敗,屢敗屢燒,甚至把一家的積蓄都投入了進去。功夫不負有心人,二○一二年,李善明的作品在當年的瓷博會上一炮打響,也讓其成為了景德鎮汝瓷的一張名片。李善明將作品以自己的名字中的「善」字命名。為了追求品質,李善明窯口燒製成品率僅有不到百分之三十,有一點瑕疵的瓷器,都會被淘汰敲碎。在保證汝瓷質量的同時,李善明還將傳統的青花、粉彩、玲瓏等工藝與汝瓷結合,創作出帶有自己風格的作品。「中國人講究從善,做人如做瓷,修身養性才能製良器。」李善明說。談及未來發展,李善明表示想做一般人也用得起的瓷器,讓陶瓷文化進入平常人家,走向海外,讓更多人感受到陶瓷的魅力。 前一篇文章 苗繡技藝傳承人 焦洪秀 創新中擁抱時尚 下一篇文章 【彩陶工藝匠人】閻建林 堅持原始工藝和精品理念 熱門新聞 01印尼佛教大學、佛光山叢林學院 簽MOU2025.11.1202多倫多佛光山 獲頒建築文化遺產獎2025.11.1203修行入廚慈悲入味 台韓寺剎飲食交流2025.11.1204【快樂塗鴉簿】夢幻鳥2025.11.1205【練瑜伽品生活】橋式 簡單動作不簡單2025.11.120695歲巴菲特發告別信:將歸於沉寂2025.11.120718年首訪陸 西班牙國王今晤習近平2025.11.1208佛光會參與COP30 推廣環保與心保2025.11.13093國寶畫故宮南院合體 僅限42天 2025.11.1210法華禪寺皈依典禮 佛子開啟修行旅程2025.11.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天文學家】劉博洋 用熱愛鏈接大眾與星空【天文學家】鄧李才 找到世界級天文台址【西蘭卡普傳承人】唐洪祥 織錦裡的土家風情【苗繡傳承人】龍祿穎 針功夫 繡出錦繡天地【湘繡傳承人】江再紅 新創意 弘揚工匠精神【易水硯傳承人】鄒天然 硯雕藝術讓石頭成倍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