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米颱風肆虐後的茄苳樹。圖/何時
文/何時
以為它一直都在。
所以帶江老師看過老根腐朽再發的、樹幹嵌入石塊的幾株茄苳之後,特地繞路轉到圖書館後方,來看印象中甚為可觀的大樹。
草皮上隨處橫陳著凱米颱風吹落的斷枝殘葉,左邊斜坡上長得很慢的台灣肖楠,遭受前兩年褐根病的肆虐,越加稀疏。縱然如此,這區域因少有人到,獨特地保留一種祕密花園的氛圍。江老師留意著腳下,邊好奇地左右瞧看:校園才這麼大,任職七八年了,竟不知有這塊後園!
我朝著心目中的巨樹走去,邊說:看它。話剛出口,突然覺得不太對勁,有樹,可是沒有預期中的魁梧。不該呀!上次認真看它是十年前的事,理應該長得更壯觀才是,卻長成這樣?是位置記錯了嗎?館後這塊畸零地才這麼大,記憶再差也不可能啊!
邊訥訥地說著校園這幾株茄苳樹的來歷,邊環顧週遭企圖搜尋心目中女神的身影。除了眼前這棵,並沒有更相符的樹了。
說那棵茄苳是女神,上次見它整樹掛滿樹籽、鳥雀吱喳。茄苳是雌雄異株,雄株開花不結果,雌株則是既開花又結果。茄苳又稱加冬、重陽木等,是長壽的樹種,常見鄉間上百年的茄苳披掛紅綢緞,被尊為「樹王公」。
曾跟資深的陳老師散步到田徑場,旁有成排茄苳,陳老師說她都念作「伽冬」。曾聽長輩說為什麼叫「加冬」,是因為此樹長壽,每年見它葉子轉黃落葉時,就知道加一冬、增一歲了。其他樹種不也許多是冬天落葉?為什麼只有茄苳是加冬?長輩橫來一眼:囡仔人有耳無喙!
茄苳既是長壽樹,不該輕易死去才是啊!園藝同仁解答了,此地因為含水量高,長年溼潤,茄苳樹活得比較艱難,只有抽高不見長圓。
委屈了,原來它一直忍耐地盡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