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虎林園總工程師 劉丹 超級虎爸的柔情 文/記者楊思琪、楊軒、唐鐵富、沈易瑾 |2024.09.01 語音朗讀 36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劉丹與他的「特製」巡邏車合影。圖/新華社劉丹向記者介紹東北虎生長情況。圖/新華社劉丹與小東北虎互動。圖/新華社在黑龍江東北虎林園內,劉丹在巡視時投餵東北虎。圖/新華社黑龍江東北虎林園內的東北虎。圖/新華社 文/記者楊思琪、楊軒、唐鐵富、沈易瑾 從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到如今幾百隻東北虎的「虎爸」,再到救援「完達山一號」野生虎的專家……一九八七年開始從事東北虎繁育保護工作的東北虎林園總工程師劉丹,見證了野生東北虎種群從瀕臨滅絕到人工繁育不斷壯大的歷程。每年的七月二十九日是「全球老虎日」,劉丹帶領團隊將更多新技術引入東北虎監測與救護,只為讓這些「林中王者」重返山林的日子來得更早些。與東北虎的緣分中國大陸東北地區的白山黑水,是東北虎的家。坐落於哈爾濱松花江北岸的黑龍江東北虎林園,是世界最大的東北虎種源繁育基地,如今有三百多隻東北虎在此生活。在這裡,劉丹的巡邏車格外引人注目。這是一輛越野車,車窗和輪胎外都被罩上鐵絲網,車門上歪歪斜斜黏著不少膠帶,看起來「全副武裝」卻「傷痕累累」。「這都是『虎子』蹭上來玩的時候咬壞的。」劉丹笑著說,「牠們都認識我的車,我一開車進來,經常會有一兩隻趴在車頂,讓我帶牠們兜風。等我準備出園了,就按兩下喇叭,牠們就懂事地跳下來,跟我告別。」長期相處,讓劉丹成為名副其實的超級「虎爸」。飼養繁育、疾病防控、巡視虎舍、科學研究、分析數據、野化訓練……都是他的工作日常。他告訴記者,老虎發出「吐吐」聲,相當於人之間的問好、打招呼;低聲咆哮、吼叫,說明牠處於警戒狀態。劉丹出生於哈爾濱,一九八七年從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專業畢業後,來到中國橫道河子貓科動物飼養繁育中心工作,這也是中國大陸第一家人工飼養繁育東北虎的遷地保護基地。「二十世紀末,中國野外東北虎數量僅剩十餘隻,處在滅絕邊緣,我們要做的就是通過人工繁殖把優秀種群保留下來。」劉丹說。經過近十年努力,繁育中心的東北虎數量從最初的十幾隻,增加到一九九五年的一百餘隻。「東北虎食量巨大,夏季一隻虎每天要吃四到五公斤肉,冬季則需要六到八公斤。」劉丹說,這是不小的負擔。為解決資金問題,一九九六年東北虎林園對遊客開放。通過「以虎養虎」的方式滿足園區開支,同時普及東北虎保護知識,開展虎文化宣傳。事實證明,這些大型動物深受遊客喜愛。今年七月以來,東北虎林園日均接待遊客量超一萬人次,預計全年門票收入達人民幣上億元。放虎歸山最困難獠牙如人拇指粗細,體重達二百五十公斤,東北虎是地球上最大的貓科動物。即便隔著觀光車厚厚的玻璃,遊客也時常毛骨悚然。但對劉丹來說,這種來自頂級掠食者的「血脈壓制」,則化成一種使命感。二○二一年四月二十三日,野生東北虎「完達山一號」意外闖入村莊,受驚撲咬了一名村民,引起當地居民恐慌。得知消息後,劉丹和兩名獸醫驅車六個多小時趕往現場。「實際上這隻老虎也怕,牠長時間在野外生活,遇到人也很陌生。」劉丹回憶說,他趕到時,「完達山一號」躲在一戶村民後院的柴火垛裡,只露出一個腦袋,不敢出來。經過現場警戒疏導和科學研判,團隊對其進行了兩次吹管麻醉、兩次麻醉槍麻醉,直到晚上十點將其捕獲,並送往橫道河子貓科動物飼養繁育中心進行救治。「野外救護最困難的工作是如何將收容的東北虎重新放歸。」劉丹說,經過一段時間的隔離觀察和健康評估,多方認定「完達山一號」已經具備了重返自然的能力。重嘯山林 為虎兒做野化訓練二○二一年五月十八日,在龍江森工集團穆稜林業局公司施業區,隨著籠門緩緩打開,「完達山一號」邁著矯健的步伐走出籠子,重新回到屬於牠的廣袤天地。牠是中國大陸第一例野外救護、又成功放歸山林的東北虎。「作為養老虎的人,我們非常希望牠們能和人類和諧共處,但隨著人類村莊和公路擴張、建設,自然環境變化是客觀存在的。」劉丹說,「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提高應急救護能力,同時跟蹤並監測野生東北虎的活動範圍,盡可能避免與人類活動區域交叉重疊。」為小虎做野外訓練如今,黑龍江省多地已制定出台東北虎救護與安全防控應急預案、野生動物意外傷害應急預案,行業主管部門與專業救助團隊組成的聯防預警機制逐漸建立。目前中國大陸境內野生東北虎數量已達七十隻左右。東北虎林園存在的重要意義在於幫助更多老虎回歸自然。「人工飼養會導致東北虎的野外生存能力喪失,但放任老虎自生自滅是不行的,我們一直在尋找一條科學合理的野化訓練之路。」劉丹說。透過無人機投放活禽、牲畜,採取半散放方式飼養,在基因檢測的基礎上對部分一歲以上的東北虎進行野化訓練……東北虎林園努力為東北虎營造接近自然的生態環境,幫助牠們初步獲得野外捕食等能力。「中國大陸野生種群東北虎近交系數達百分之四十,很可能造成遺傳疾病或缺陷。」劉丹說,通過嚴格的基因篩選,團隊精心挑選預備野化訓練的人工繁育小虎,確保為野外種群注入高質量血液。為此,團隊與東北林業大學合作構建了東北虎譜系數據庫、國家級疫源疫病監測體系及信息化管理網絡,每一隻東北虎的誕生地、種群歸屬與成長歷程都被記錄在案。俄羅斯境內七百多隻談及未來,劉丹希望能夠建立更高級別的野化訓練區,對核心種群實施活獵物捕食、野外繁育等高層次訓練。同時,東北虎作為跨國分布物種,其保護需要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俄羅斯境內的野生東北虎數量達七百多隻,他們擁有豐富的野外監測保護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劉丹說,早在二○一四年,俄羅斯放歸野外的東北虎「烏斯京」、「庫賈」曾到黑龍江省撫遠市、蘿北縣「串門」,團隊進行了全程監測,並在二○一六年與俄羅斯科學院專家,就東北虎野化放歸等進行了交流。近年來,中俄兩國在東北虎保護方面開展了廣泛合作,共同推進生態廊道建設、種群監測等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愈來愈多東北虎將重嘯山林。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前一篇文章 極星科技董事長 沈子瑜 聚焦汽車智能化 下一篇文章 文旺閣木作博物館創辦人王文旺 木匠館長的文化傳承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4【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5退休之後2025.05.01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比利時癌友 挑戰騎三輪車到上海2025.04.29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哀傷研究者】李昀鋆與她的小眾研究【科學家】張瑤 冒險向大海討科研樣本【九○後女機長】張世晴 女孩也能征服廣闊天空【汽車滾裝船員】王紅娟 人生只有一次 不妨大膽一些【愛心媽媽】陳玉文 為偏鄉兒撐起愛的天空【公益網紅】馬俊河 在網路上揪團植樹治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