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孝道: 分身有術 用協助取代服侍 陳玲芳 |2024.08.31 語音朗讀 63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新孝道」鼓勵父母保持自主性和尊嚴,讓他們在退休後仍能保持活躍、參與社會。圖/優照護平台提供、123RF以「協助」取代「服侍」,不但可減低家庭照顧者的負擔,同時也有助於全家(兩代之間)生活品質的提升。圖/優照護平台提供、123RF要尊重高齡者仍有自立的能力,不過度照顧,但也不離開視線,讓他們重新獲得生活的主動權。圖/優照護平台提供、123RF《分身有術的「新孝道」:家人照護的另一種選擇》新書記者會現場。圖/優照護平台提供、123RF 文/記者陳玲芳今年8月2日起一連三天舉行的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優照護」平台也受邀參展,除在會場上發表照護議題新書 《分身有術的「新孝道」:家人照護的另一種選擇》,並一連舉辦12場講座,內容實用精采,讓銀髮族們聽得津津有味。 台灣預計將於二○二五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這樣的趨勢背景下,身為「三明治世代」的族群,可能需同時肩負家中孩子與年長父母的照顧責任,還得奔波於工作之中。為解決此困境,於《分身有術的「新孝道」:家人照護的另一種選擇》書中,提出「新孝道」觀念,強調處於衰弱及亞健康狀態的長輩不需每天二十四小時全天候照顧,推廣藉由短期照護服務,作為家庭照顧者的「分身」,更提倡「支援長者自立生活」。優照護平台總經理劉詩瀚表示,以「協助」取代「服侍」,支持長者維持自立生活能力的觀念,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挑戰,更是對現代社會家庭關係的一種深刻反思。如此,不但可減低家庭照顧者的負擔,同時也有助於全家(兩代之間)生活品質的提升。新孝道找到平衡點「新孝道」並不要求子女必須時刻照顧父母,而是強調尊重、關懷和支持父母的生活。何以如此?首先,子女應該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需求,「為父母提供全天候的照顧」,並非唯一表達孝心的方式。反之,他們應該要能利用有限的時間,透過更實質的關心和陪伴來彌補,並在其他方面為父母提供支持。其次,「新孝道」鼓勵父母保持自主性和尊嚴,讓他們在退休後仍能保持活躍、參與社會。這樣的理念不僅對父母有益,也有助於提高子女的生活品質。「當父母擁有自己的生活和興趣時,子女不再感到身心交瘁,反而能夠更好地與他們相處,建立更親密和快樂的關係。」第三,了解「新孝道」意味著學會平衡自己的生活和家庭責任。許多人身為子女,需面臨奔波在工作和照顧父母之間,而常常感到分身乏術。「然而,犧牲自己的生活,並不能真正幫助到父母。相反地,若能妥善安排時間,照顧好自己的生活和事業,將能在家庭和工作之間找到平衡點,同時,為父母提供更好的幫助。」實現高齡者零臥床劉詩瀚不諱言,「新孝道」的實踐,並非只有一種方式,而是因應每個家庭的不同情況而有所差異。因此,作為照顧者的子女,需要擺脫固有觀念,善於「創新」和「適應」,以因材施教的方式孝順父母。「這樣的理念,也將幫助現代人擺脫道德束縛壓力,並為家庭帶來更多歡樂和溫暖。」而其另一項關鍵目標,則是以實現高齡者「零臥床」為主軸,讓他們在家中能夠獨立自主地進行自立支援的照護。由於「新孝道」提倡照顧是「協助」而不是「服侍」,這樣才能讓高齡者保持尊嚴和自主性。例如,長期臥床會使身體虛弱,增加腦中風和骨折的風險,因此復健應從早晨開始,在床上進行簡單的運動,逐步增加身體的力量和靈活性。同時,也鼓勵高齡者反覆練習穿脫衣服、上下床、如廁、用餐等日常動作,這是實踐生活即復能最具體的方式。劉詩瀚舉例,每一天的開始應該從換衣服做起,「裝扮」是一件重要的事,同時將睡覺和吃飯的地方分開,「寢食分離,讓生活有節奏感。」他也提醒,要尊重高齡者仍有自立的能力,不過度照顧,但也不離開視線,讓他們重新獲得生活的主動權。同時,透過活用輔具、裝設扶手、 去除高低差,以擴大高齡者的安全活動範圍,在不妨礙自主性為前提下,提供更多的安全感。 自立支援度過晚年由於照顧長輩已成為一個極為重要的社會課題,對於年輕人來說,面臨的照顧壓力只會不斷增加。這樣的情況下,為了改善照顧的狀況,近年來「自立支援」的觀念也已在日本和世界各國推行起來。這種觀念,強調個人自主性與能力的提升,減少長輩倚賴他人照顧的情況,希望藉此改變長者「完全依賴他人」照顧的觀念,使他們能夠更為自主地度過晚年,減少臥病、臥床和病發機率。自二○二三年起,行政院通過「高齡科技產業行動計畫」,由八大部會攜手合作,高齡照護將由市場經濟逐步取代長照社會福利為主導的地位,這一典範移轉正在逐步實現中。全台第一家居家照護第三方平台「優照護」,成立九年來,已經累積逾十一萬名會員,並吸引兩千位以上照服員、治療師、護理師等各類專業人士在平台接案服務,此一服務模式,正好符合上述「典範移轉」的趨勢。劉詩瀚強調,優照護藉由平台服務了無數家庭,並在這些案例中印證「協助自立,找回自尊」才是最佳的照護理念。因此,精選三十三個案例故事,再輔以六大照護技巧,編輯成《分身有術的新孝道》一書,提供所有照顧者與家屬參考。 前一篇文章 【情緒主控台】 今天是哪位情緒寶寶做主場? 下一篇文章 【中醫專欄】 年長者不想吃嗎? 來喚醒胃口吧!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中醫專欄】良藥苦口嗎? 甘口的也是良藥喔!【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養眼專欄】什麼是繼發性白內障?護膚調免疫 從生活做起 作者其他文章愛從1開始 一塊關懷更生少年立夏時節養心安神 吃苦瓜消暑降火氣【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吃健康蔬食救地球 北榮從員工餐做起植物性飲食可護腦 延緩老化預防失智護膚調免疫 從生活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