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悟空旋風的啟示

 |2024.08.28
1437觀看次
字級

中國大陸單機遊戲《黑神話:悟空》上市爆紅,一周銷量就創下一千二百萬套的佳績,賺進新台幣一百三十億元,確實創造了電玩新神話。雖然是一個遊戲軟體,呈現的卻是大陸經濟產業的轉型和文化的創新。在台灣高科技只剩台積電,而文化全面「去中國化」的情況下,不僅產業沒有創新的路徑,一度引領大陸的傳統文化優勢更是拱手讓人。《悟空》的橫空出世,對台灣確實是一大警訊。

《悟空》是大陸民間開發的遊戲大作,歷時七年,耗資新台幣二十億元,正式發行之後,不僅風靡全大陸,有關《悟空》的傳奇爆紅,山西的雙林寺、懸空寺、玉皇廟等遊戲景點立即被小紅書熱傳,連西方國家的手遊客也急著搜尋大師兄的身世,還帶動觀光產業,是非常成功的科技和文化輸出,更是總體經濟轉型的縮影,的確是個黑神話。

大陸多年來推動「十四五計畫」,就是把產業升級轉型做為經濟發展的主軸,但囿於各種主客觀因素,成效有限,也造成諸多負面效應,近年房地產風暴就是顯例。尤其美國對中共發動貿易戰之後,緊接著而來的科技戰,更是不斷對大陸卡脖子,大陸除了提出「中國製造」方略因應,也提出「新型舉國體制」戰略,以八大產業深化實力,從「中國製造」發展到「中國創造」及「中國智造」的進程,全面追擊。

《悟空》雖然是個遊戲,但它結合了文創與科技產業,這次《悟空》雖說是橫空出世,其實是積累了很多的經驗、技術和條件,才有今天的成果。遊戲業除了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時間,最重要的是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做配合,這一部分就是文創的成果。大陸拍過不少有關孫悟空的故事,諸如《大話西遊》、《大聖歸來》,甚至有非常開創性的3D影集《西行記》,顛覆了西遊記原版故事,經過這些文創的積累,才形成今天《悟空》的樣貌。

孫悟空是《西遊記》的主角,在中國社會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從兒童時大家就耳熟能詳,可以說是中國人認識傳統文化的引路人。過去台灣的燈節或是活動的代言,也不乏以孫悟空做為形象的例子。台灣的遊戲產業,過去也曾經出過類似《還願》以傳統神鬼文化為內容的作品,但是民進黨的「去中國化」政策,就只剩下電音三太子和八家將文化,能與《悟空》相提並論的也只有《山道猴子》,但整體的產業規模、技術、品質、內涵卻不可同日而語。

台灣的文創產業和遊戲產業過去超越大陸很多,但自有了台積電做靠山,所有經濟成果都依賴這個護國神山,既沒有提出新的產業發展策略,也不扶植其他具有潛力的新創產業,以至於傳統產業沒落,也沒有看到任何新創產業的成果。文化產業更在意識形態掛帥下,只管拍一些諸如《零日攻擊》的作品和類似《一六二四》、《聽海湧》這樣的歷史劇,不只沒有傳統文化的元素,甚至是刻意曲解歷史。試問,這樣的心胸氣度,文創產業怎會有前景可期!

《悟空》結合了諸多傳統與現代的元素,創造出當今普世都能接受的價值,甚至引領產業風騷,在「去中國化」不遺餘力的今日,確實值得深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