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點滴】戒嚴時期的台灣禁歌 〈何日君再來〉(下)

文/許峰源 |2024.08.22
612觀看次
字級

文/許峰源

一九四九年底,政府遷台後,〈何日君再來〉依然在查禁歌曲名單之列。除上述歌名諧音被改作〈賀日軍再來〉,隨著政府在國共戰爭失利,退守台灣,〈何日君再來〉被想像成「何日軍再來」,而此「軍」影射為中共八路軍,歌名被解讀為成:期待中國共產黨率領八路軍來接管台灣。政府既退守台灣,堅守反共抗俄事業,自然必須查禁這首歌,避免瓦解軍心士氣。

只不過,〈何日君再來〉也未受到中共喜愛。早在對日抗戰後期,隨著政府遷都重慶,〈何日君再來〉被解讀成「何日軍再來」,賦予國軍擊潰日本收回國土,盼望蔣中正能夠領導抗戰獲得勝利,還都南京。中共與國民政府對立,自然得查禁這首歌,後來還遷怒作曲者劉雪庵,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對他嚴加批判,進行鬥爭。

今日台灣社會開放,大家很難想像戒嚴時期〈何日君再來〉被查禁,一個「君」字,有這麼多的不同解讀,何其不幸。然而儘管被查禁,仍有很多唱片公司前仆後繼灌製這首膾炙人口的好歌,有時候甚至將歌名改為〈幾時你回來〉,以躲避查緝單位追查。

從〈何日君再來〉的歷史曲折,除了讓我們了解這首歌的背後點滴,窺探戒嚴時期台灣的社會管控;也體認到在那段被迫噤聲的年代裡,歌曲創作與傳唱有多麼困難,得經過多少前人的努力,才讓你我今日可恣意聆聽到豐富多元的台灣歌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