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西族的占卜書《抽二十六課.白獅之課》。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文/出谷司馬
人類是一種很有趣的動物,既希望知道自己的未來,但若得知未來景況不好,又會鬱鬱寡歡。正因為這種矛盾的心理,各樣的算命、占卜、星座、塔羅牌、紫微斗數,甚至是「印度神童」阿南德(Abhigya Anand)的大預言,都成了新聞熱搜的關鍵詞彙。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會透過「黃曆」來判定今天適合做什麼、不適合做什麼,甚至有些日曆(雖然現在比較少見了)上會直接寫明今日適宜或禁忌的事項,以供參考。人同此心,在中國大陸西南的少數民族也有占卜的習慣。我們在之前的專欄曾經介紹過苗族、彝族或納西族常用的「雞骨卜」,就是透過對雞骨形狀來判定好壞運。今天則要來介紹納西族的另一種占卜書──東巴經的《抽二十六課》。
《抽二十六課》,屬於納西族東巴經中的某一類經書。在這個專欄也曾經介紹過東巴經,那是一種以象形文字東巴文為主的宗教經典,是納西族東巴祭司進行儀式時所使用的經書。而除了儀式的內容與祭祀相關文字之外,東巴經也記載了許多納西族古老的傳說神話或民間故事。
此外,東巴祭司在進行宗教祭儀時,會藉由經書文字的簡要提示,作為他們吟唱經文的依據。由於內容都是東巴祭司個人智慧的結晶,加上又是親筆完成的手稿,因此每一本經書都是獨一無二的「孤本」,由此也可看出東巴經書的價值所在。
《抽二十六課》作為納西族的占卜經書,顧名思義,就是有二十六種不同的占卜結果。經書的每一頁(除了封面和封底之外),都在書頁右側黏上了一條線。當東巴祭司要為人占卜時,就會讓求問者自行選取一條線,而藉此打開的那一頁,就代表了不同的「課」。每一課各有其名,上面同時繪製了代表圖像,然後東巴祭司再依據每一課所代表的不同意義,為求問者解惑。
本文所附照片中有一隻白色的獅子,因此這一課就被稱為「白獅之課」。根據史語所早期研究人員的翻譯,抽到白獅之課的運勢是這樣的:
抽獲白獅之課者千事百事俱利。一百十二事均吉。與敵尋仇亦吉。五穀豐登。宜禳鬼建替生道場。製什物大吉。宜祭風禳魔。病者可以速愈。幼童病者亦妨。老人病者不利。如獅子上高山之兆。
由上述文字可以看出,白獅之課的運勢是相當好的,應可比擬為我們常說的「上上籤」。
而除了白獅之課,還有「青龍之課」、「月沒之課」、「明月初出之課」,以及聽起來就是「千事不利」的「虎吞紅牛」之課等等,每一課的應對之道也都註記在《抽二十六課》的東巴經書裡。一般都是先記整體的吉凶,然後是婚姻、祭祀、出行、疾病、狩獵、訴訟、出征、生育、失物等事項之吉凶,同時還會特別記述是哪個鬼作祟和相應的祭儀等。
照片中的這本《抽二十六課》,是二十世紀上半葉史語所早期研究人員在雲南進行納西族民族調查時蒐集到的,每一頁都繪有鮮豔而精美的圖像,因此無論在史料價值或藝術價值上,都是值得珍藏的文化遺產。
誠然,人的命運要由自己掌握。但是在那個科技尚不發達的年代,藉由二十六課的內容與東巴祭司的詮釋,於人心惶惶的當下,可以發揮一些安定的作用,為村民帶來心裡的平靜,也是不容小覷的力量。